众所周知,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其中,“道”是指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而“德”是指遵循规律和顺应自然。《大学》第一章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要义,即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高尚的德行在于理解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至善的境界没有边界,所以大学就是在追寻真理和顺应自然的过程中无止境、不断超越。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究竟什么是大学?我们应该如何做?我就从江财校训“信敏廉毅”开始,简单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吧。
一、信而达礼,努力做一个知礼守礼的人
君子以礼立身,“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从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结束,进入大学后最容易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精神的自我松懈,甚至可以说放荡不羁,收不住自己向往自由的灵魂。所以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军训能帮助大家收敛松懈的灵魂,教大家以“规矩”。
什么是“礼”?在我看来,守规矩、遵守规则就是知礼守礼的重要形式之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自由都是规矩下的自由,没有规矩和约束的自由将是人间的炼狱。制度与制度的区分,游戏与游戏的区别,不是自由的区分,而是规矩的区分。自由是相同的,但是规则各有不同。
知规矩、守规矩,并不是要求大家墨守成规,而是要敢于突破创新。突破旧规矩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旧规矩,唯有如此才能塑造新的规矩,或者至少不被旧的规矩所束缚。比如,学校制度规定:“此地禁止倒垃圾,违者罚款50元”。那么我们守规矩的话,自然是不要没事就在那里倒垃圾,或者三更半夜偷偷去倒垃圾,更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得已的情况下倒了垃圾,并且事后主动上缴50元罚款给学校。那我们还是不是守规矩?这个严格意义上不能叫守规矩,但也绝对没有违反规矩,而是没有被旧规矩所束缚。这种事情,我们不得已偶尔为之,但却不能作为常态。生活中如果我们觉得规矩不合理,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去提建议。
游戏有游戏的规矩、上课有上课的规矩、面试有面试的规矩、工作有工作的规矩等等,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各有要求,我以“血”的教训和“痛”的领悟告诉大家,作为知礼守礼的人,规矩无有大小,要么在合情合理的范围突破,要么就严格逐一遵守,千万不能视若无物,否则不仅显得很鲁莽和愚蠢!并且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敏而好学,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高中也是学习,大学也是学习,两者之间有何区别?高中教育的目标是高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高中期间教育也会有主动性思考培训,但始终有一个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大学教育包含了高中的学习体系,但是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加多元,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大学里面开了很多课程,同一专业不同年级之间,不同的课程并没有承上启下的关系。除了少部分非常重要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其他课程的学习深浅全凭自己的兴趣。
很多新生私下问过我:“大学主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我当时竟无言以对,今天一并回答:
第一,要持之以恒,拿出应对高考的态度学习。高等教育的形势在急剧变化,工作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底是内卷还是社会演进?这个不是我们当前要考虑的问题。大家只要明白一点,70%的江财本科生都在考研!至于四年之后,我们还考不考研?首先我们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一个选项,否则这就根本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大学竞争很激烈,大家必须拿出应对高考的勇气,继续努力前行,将来才会有选择的余地。只有认真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
第二,要独立思考,善于明辨是非和真假对错。也许完成前一点,就是高中学习的全部,但是大学的学习,还附加了很多其他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的专业课程不侧重于考试,很多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社会科学,教材的内容多数都跟现实脱轨,但这样的内容并不是没用,而是作为参照或者标尺,帮我我们丈量现实发展的偏离度是否合理?教材内容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也不一定是错的,对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社会科学对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要求极高,因为绝大多数的教材都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比理工科的学生更加注重独立思考,更加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要融入班级,提升情商和团队合作能力。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与其在寝室打游戏或者去商场逛街,不如多为同学做些公共服务。要积极参与班集体和学院活动,多与形形色色的老师和同学交流,要学会真诚、坦率、大方地表达自己。倾听、赞扬、肯定可能是最好的社交方式,但是否定、贬低、怀疑可能是人性的本质,我们一定要克服人性的脆弱,勿争小利,不计得失,融入班级,携手共进。班级的荣誉很重要,个人的荣誉也很重要,但是两者并不矛盾,班级的荣誉可以为个人的荣誉加持。并且,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大学同学将是你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笔宝贵财富。而得到这笔宝贵财富的代价,仅仅是跟他们在一起吃好、玩好!
第四,要坚持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虽然这一点放在最后,但是我想说这是最重要的修行,也是我和你们的父母对你们大学四年生活最大的期望。大学期间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可能又是人生的另一笔宝贵财富了!有些道理,在开学之初就跟你们讲得太细,可能是徒劳的,只能靠时间和历练去体会了。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对于一个18岁左右的青年学生而言,我跟你们讲锻炼身体很重要,确实显得有点弱了,或者倚老卖老了。但是,如果你们相信习老师,就听我一句吧,坚持锻炼!我会努力跟上你们的节奏!
三、廉而知耻,做一名有担当的精神贵族
这里的“廉”,不是廉洁奉公的意思,而是正直而知荣辱的意思。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不存在所谓的滥用权力和贪污腐败问题。所谓廉而知耻,是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是指精神层面的廉洁和勤俭节约,不崇尚奢靡,不以贫苦而自卑,不巴结富贵,不嫌弃贫穷,做事光明磊落,养浩然正气,立君子威风,才能久立于天地之间。
人与人之间,能力会有差异,运气更会有差异。没有必要因为跟其他人比较而骄傲,或者自卑,要保持定力,看好脚下的路,往前走即可。
物质上的攀比和艳羡尚且不可取,精神上的攀比和艳羡更是巨大的遗毒,我们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努力斩断它,要刮骨疗伤!随着你们的成长和进步,你们身边优秀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宿命和职能。但是,如果你总是不放过自己,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去比,羡慕嫉妒周边所有的人,羡慕张三的官大,羡慕李四的钱多,羡慕王二的情人多,你的人生只会陷入无尽痛苦的死循环。
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规划,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每天开开心心,就可以了。至于别人做得怎么样,我们就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吧,既不要鄙视别人,也不要嫉妒别人,更不要参与流言蜚语和幸灾乐祸。
四、毅而弥坚,培养百折不挠的勇气毅力
一个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顺利进入大学,可以说没有什么人生经历或者阅历可言,更谈不上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高中教育也从来不会在乎你有没有什么勇气和毅力,能考上大学的就是好学生,不能考上大学的就是差学生。但是大学教育不同,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是要直接进入社会的。而社会的“考试”,相对于高考而言,是更加残酷的。在高中期间,你偶尔考砸了,负责任的老师会主动来安慰你,叫你调整心情继续努力。但是社会的“卷子”如果“考砸”了,那就是处罚、处罚、再处罚,而且你也很有可能没有再次“重考”的机会。
因而大学教育的重点,不仅要教会你如何“考试”,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失败?对于“失败”两字,高中生的体会可能不深,但是你们的父母对此应该理解深刻。他们能把你们拉扯大,培养你们顺利进入大学,中间经历的失败和从一次又一次失败中走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在培养你们的过程中,学校是一个“战场”,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战场,更大更复杂的“战场”是来自于家庭、生活和事业。
大学毕业之后,无论你是继续升学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参加工作,都只是接触社会的多少程度不同而已。为此,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大学期间就要磨炼大家的毅力。通过课堂学习、学科竞赛、项目活动、体育竞技、社会实践等,不断锤炼你们的品质。换个角度,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磨炼和挫折,那真是眼一睁一闭,大学四年就结束了,乐趣和意义都要少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习惯挫折、应对挫折,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努力培养自己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
人生的道理很漫长,成功是暂时的,失败是常态。但有趣的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太平淡无奇,挫折和磨难反而会赋予人生更多的意义。如果世俗的阳光只是照耀“胜利者”,那“失败者”又何妨不自己另辟一片天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真正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