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房产及茅台类,未变现的利润不能算财富增长


     我常常在想,市场流动性就那么多,怎么突然就创造出100多万亿市值了?原来才发现无论是房产,还是茅台,其大部分所谓的财富增长只在价格推升下市价上,是账面上,是纸上的利润,是未变现的利润。

   可以发现这些年房地产价格继续攀升,而伴随的是存量房地产庞大,在计价上是按照市价来算的,比如深圳许多房产当时的购买价就在几千到一万多,而现在多7-10万每平,所以用此计算的存量房产市价还是增量房产市价,都是一个庞大数字,可以房地产业许多投资者都是大赚特赚的,但是我认为只是账面上或者纸上的利润。也许有人会说一套房子现在市价100万,即使100万卖不掉,我90万总能轻轻易卖掉,诚然对于个体而言其变现是很便利的,但是如果所有的房产持有者都变现的话,容易实现吗?还能以高价变现吗?市场能有那么多流动性去接续吗?不用我多说,自己想想是什么道理就行了

  无独有偶,这几年白酒何茅台类核心资产都疯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但看股东机构,都是清一色的公募和私募,他们资金体量大,需要扎堆权重,而同时小市值波动,大资金难以承受波动风险,而且大资金船大难调头,调仓换股的操作难度极大,且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索性公募和私募形成了懒汉思维,即把资金都扎堆在极有限个体高度控盘,并利用募集资金权,给后方补足弹药,持续抱团拉升,现如今各超级机构已经实现账面上巨大利润,还差最后一步就是把账面上的利润套现,此时就需要接盘侠,但由于茅台类的价格都已经很高,进入的门槛也就很高,所以一般散户主客观都不愿意介入,只能自吹自擂即回笼在其它板块内的资金再继续炒作,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维持茅台类的温度,来抑制基金的赎回,并吸引场外的基民再入基,为其拉升补足弹药,但我想资本市场运行的最大底气在流动性和周期。起于2019年年初的这轮牛市,已经运行两年,无论是从流动性还是从周期的角度来看,都难以呈现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那波茅台类疯狂的景象。

   无论是房产还是茅台类,缺乏足够接盘侠,即使其价格再拉升,也只不过是账面上的利润,从总量和结构上看,房产和茅台类都难以大面积表现,其最终的宿命无非是:对于房子降价销售或者耗到再拆迁,而对于茅台股票,要么继续捂着留给子孙,若想大面积套现,只能降价,甚至闪崩,否则只能沉浸在账面利润的美梦中,特别是持仓比例大的机构,而小散可以随时套现,套现了利润才是真正的个人或集团财富增长,否则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