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大潮之下,贵州风景独好。贵州以其复杂的酿酒工艺、独特的酿酒环境,成为中国酱酒的圣地。龟仙洞酒享有“天下万重山,此洞酒为尊”的美名,以洞养酒,开辟酿酒新工艺之先河,开盖斟杯十里香,人间美味增一绝。 赤水河流经百余公里,化作中国酱酒的黄金摇篮,浇灌出了灿烂的中国酱酒文明。赤水河两岸近几年热闹非凡,酱酒产业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无可限量。白酒股的一路高升,贵州酱酒已经成功打入金融圈,作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贵州白酒的大时代已然到来。 在业内有一句这样的话: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不过传着传着就被很多人误读为:离开茅台镇酿不出好酱香酒。其实中国酱酒黄金产区,不仅仅只有大家认识的茅台镇7.5公里酱酒核心产区,而习水县的习酒镇、古蔺县的二郎镇都能够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其实更依赖赤水河,而不是茅台镇,只不过要做出一模一样的茅台酒,的确只有茅台镇可以。 在赤水河下游,距离茅台80公里外的习镇,作为与茅台一衣带水的“邻居” ,他们却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酿酒法宝 ——龟仙洞。 据说黄帝大败蚩尤后,追随蚩尤的一只神龟不甘落败,趁不备偷袭黄帝。神龟天赋异禀,力大无穷,刀枪不入,上古战神玄女出手相助,与神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从东方杀到西南方,一路杀到贵州习水一带。神龟身受重伤,正要被击杀之际,女娲及时阻止。原来女娲在补天时,斩了大螯的四足以定四极,女娲觉得欠下这大螯莫大的因果,而神龟又是大螯的后代,神龟出世起,就继承了大螯补天的功德,是功德之龟,伤害它的人会灰飞烟灭,于是玄女的魂魄进入龟壳,以无上神力滋养神龟,于是一仙一龟到就在习水变成了一座山峰,世代守护此处,享万家香火供奉。 龟仙洞与中国酱香名酒习酒、郎酒相毗邻,直线距离不超过6公里。作为一个天然古溶洞,它的面积甚至达到3.6万平方米以上,龟仙洞所在山峰的形状像一只在水中游弋的乌龟,又因洞内的钟乳石天然形成乌龟和神仙的造型而得名,正好也与那个美丽的传说相呼应。 “龟”是健康长寿之意,“仙”则表示神灵庇佑,相传汉武帝使者曾来此处为汉武帝祈福,以前的祖先也在这里举办祭祀活动,祈祷洞内的神仙保护这一方水土,祈福文化就这么源远流长的传承下来了。 在古代,儿子入学前酿酒,待科举高中之日取出,宴请宾客,这便是“状元酒”;女儿出生之时也酿酒封坛入土,待婚嫁之日,取出当作喜酒,这便是“女儿红”。这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过程,是藏酒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经过专家的考察,龟仙洞是除了能藏酒外,全国唯一可以在洞内酿造白酒的天然溶洞基地。龟仙洞开辟“溶洞酿造、溶洞储藏”之先河,还于2006年8月荣获基尼斯之最——“最大的天然溶洞白酒酿藏基地”。 龟仙洞内一分为四,称作上洞、中洞、下洞和静洞4部分。中洞和静洞用作储存基酒的空间,现存着10年、20年、30年年份老酒2000余吨。上洞和下洞为酿酒车间,建有酱香酒型窖池78口,加上洞外的136口传统工艺窖池,每年能产出优质酱香白酒2000余吨,不得不说,龟仙洞真是“家底”殷实。 在有迹可寻的记载里,龟仙洞酒的酿造历史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经过200多年的打磨与改革,龟仙洞酒“醇厚丰满、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饮后不上头、不口干、不心烧”的好名声越发远扬。龟仙洞酒一经出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天然溶洞的神秘感与特殊魅力更是让它在市场上独树一帜,每次封坛酿酒的仪式,销售额数字都十分瞩目。 龟仙洞能生出这样的好酒,得益于洞内的环境。 白酒界有句俗话“三分酿七分藏”,也就是说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除了原料、工艺这些酿造因素,存储环境、存储容器、存储时间都是极为重要的。 龟仙洞内长约1公里,如巨龙蜿蜒,空气与风的流动速度较为缓慢,洞内沉积了能深达十多米的风干型粘土,时间仿佛在这里歇了脚。洞内天然形成的千年菌丝,再加上常年恒温恒湿的条件,滋养了上千种生物菌群及稀缺微量元素,形成了不可复制的酿酒温床。天赋资源,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成就了龟仙洞这独一无二的酿造环境,因地制宜,便有了独一份的“22987”酿酒工艺,也就是酿酒周期为两年。 龟仙洞酒从下沙、发酵、蒸馏、取酒及储存,均在洞中完成。龟仙洞酒厂臻选优质高原红缨子高粱和小麦为原料,还融入了本地特有植物,历经高温几道轮回,精心勾调。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后,部分杂质挥发掉,剩下的老熟生香,继续发酵。继而酒体变得醇厚陈香,入口绵柔,香味浓郁,上品佳酿方才制成。 时间在万物面前都是公平的,经年累月的洞藏,在这里,没有风尘仆仆,没有行色匆匆,也忘了野心勃勃,千余坛酒坐听风流,漠然生香,不愧是天造地设的一壶好酒,难怪能在2015年获得酒业奥斯卡“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赛”最高奖——大金奖。 现在的龟仙洞已经不满足于做一家单纯的酒厂,而是逐渐向酒旅融合的企业发展,将资源做成品牌,将酒厂做成企业,龟仙洞有此发展,得益于它的生态环境,为何单单只有此处有龟仙洞,也得益于习水地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多为峡谷地貌,四季分明,温度适宜,有天然沃土滋养,适合微生物繁殖和生长,为酿酒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凡佳酿处,必有名泉。天然的深山泉水,优质的矿物水源,清澈甘冽,取它做龟仙洞酒,每一杯每一口都饱含着生态的清纯,品质的醇厚。 不过,有名泉处未必有佳酿,因为佳酿所需要的环境远不止水源一者。 习水生态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7%,是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度假胜地”。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有白鹤、桫椤群落等珍贵动植物物种1600余种。 环境好不好,看鸟就知道。候鸟和人不一样,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鸟儿却是只飞到环境好的地方。习水的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内经常能看到候鸟歇脚,近千只候鸟在此“安营扎寨”,或引吭高歌,或展翅飞翔,好不自在。 早在西汉年间,习水先祖们就已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诗句“尤物移人付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夸赞的就是它。浓厚的酿酒文化,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龟仙洞酒这从天然酿酒地中炼化出来的美酒怎能不养人。 依托当地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资源,龟仙洞酒紧紧围绕贵州文化和祈福文化,将红色旅游和品鉴活动相结合,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将优势的资源集合到品牌上,既弘扬了中国传统酱酒工艺,将与自然融合、绿色有机的理念植入品牌,又倡导了追求至极、推陈出新的企业精神。这样一个背山望水的龟仙洞,用来酿酒藏酒真是妙举。 赤水河岸酒飘香,景在眼中,情在酒里,丹霞奇石,陈年洞藏,顿生仙气。时间淬炼,岁月沉淀,没有人想这样由天地万灵都参与酿造的精品酱酒被埋没在这山峦叠嶂之中,见过龟仙洞的不少人都提议将这里开发成旅游景区,认为游客肯定络绎不绝。 道同者共谋大业,为酒友寻觅甘露,为美酒寻找知音,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