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出一个科研构想
喻建国
给信息研究的科学家们一个研究课题:把人在大脑中想象的文字或旋律在手机上面记录下来。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法。最近我坐在椅子上或是躺在床上的时候,经常会泛起很多念头,这些念头有些是以语句的形式出现的,譬如这篇文章的第一句就是这种以语句出现的念头。在我的念头中还有大量旋律,十分美妙动听,可是自己来不及记录。如果有一种仪器能够这时将这些内容全部如实地在手机上记录下来,这在信息学上将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在过去这个念头属于天方夜谭,属于痴心妄想,现在这可就不是天方夜谭和痴心妄想了,完全有实现的可能。在电视台的节目中,有一档科技创新,他有这么一句警句:“在科技创新中,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成功在信息搜取和传播方面将出现空前增量,信息搜取和传播的速度将提高成亿倍。
被研究出来的仪器的用处将是多方面的,现在还难以想象它有多么有用。这种仪器还可以再发展,可以记录影象,记录发明构想,记录发现线索。
科学研究很重要的是选题,如果没有题目,第一步都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起步。我觉得我国现在还需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大胆设想,开动脑筋,这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为发展是有作用的。众多的点子会启发科学研究者的思维,打开如同爆炸般的思维方向,科学研究者就能获得研究的动力和各种奇特的研究方向,万般蹊途会让科学研究者找到单思所不可能获得的特殊途径。
曾经有一本《海底两万里》的科幻作品,其中的主人公尼牟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进行了十个月的海底旅行,随着尼摩船长,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化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投入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这对研究潜艇和深海科考船无形都是前期思维。
科学研究的前期思维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没有这第一步,也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步伐。为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我们要广开思路,让更多的科学研究课题像众花撒地般,缤纷满地,科学研究者们会从中获得灵感,一点亮光指引他们走上弯道中的蹊途。
杂交是一种构想,一个念头,袁隆平就在这一构想的点拨下一头扎进水稻杂交的科学研究。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一个念想当它一旦被开启,前程不可限量。一个课题,当它一旦被投入研究,其未来是无比宽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