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去年的動盪之後,今年全球主要股市先抑後揚,3月份暴跌後反彈,在疫情好轉、經濟反彈的樂觀情緒下,全球主要股指延續了上漲趨勢,其中大宗商品和房地產市場在上半年分別大漲30.49%和21.41%。在大宗商品的帶動下,A股週期行業亦漲勢最強,另外新能源、生物醫藥、新科技、新消費依然是熱門主線。
雖然今年股市的風格切換讓人猝不及防,行情波動大,總體漲幅不高,權重被錘、題材亂炒,但A股的資金流入卻洶湧異常。截至2021年8月,資金流入規模就已接近去年全年,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不但沒減反而大增。那麼後市情況會如何呢?
首先來看下今年最意外也是被錘的最狠的消費賽道。據Wind數據,截至8月底,中證內地消費指數近三個月累計下跌21.96%。不過我們都知道股市向來是風水輪流轉,尤其是當我們把時間拉長看,發現消費板塊在近15年間持續穿越牛熊,收益率大大跑贏金融、週期、成長等板塊。而由於消費板塊的商業模式普遍穩定、中國消費內外循環的潛力仍在,在經過了前期的調整之後,消費板塊的長期投資吸引力在提升。再加上9月開始進入過節旺季,消費股被壓制的現象將改善,近期消費題材的反彈走勢也證明了這一點,預計未來將繼續回暖。
數據來源:wind
其次我們來看下近來被不少機構加倉的銀行。目前市場普遍看好銀行板塊接下來的行情。在過去的10年裡,銀行8次在四季度取得了正收益,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從2021年1季報的4.6%大幅提升至12.9%,市場基本面向好,銀行板塊的補漲行情值得期待。此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已於9月10日正式啟動,預計銀行最快10至11月間可開展跨境理財通相關業務,投資者也可關注其為銀行板塊帶來的利好。
金融地產的估值目前處於底部,由於政策等的影響,不同企業之間的分化程度在加大,不過銷售數據依然具有韌性,優秀企業的回報率仍然可觀。並且金融、地產具有較厚的安全墊,相對A股來講,在AH同步上市的港股金融、港股地產等價值板塊存在折價,投資性價比更高。
接下來看下可以持續關注的醫藥健康。目前醫藥整體震盪,中長期可樂觀看待。一方面,國內醫藥產業處於成長早期階段,醫藥行業需要持續研發投入,新的藥品以及新的治療方式會不斷湧現,由此帶來新的行情;另一方面,在健康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巨大的醫療需求尚未被滿足,滲透率也非常低,這是醫藥行業長期增長的基礎。醫藥板塊是一條長期趨勢向上的賽道,在回調中一些細分賽道也能走出獨立行情,投資者可重點關注CXO、創新藥、創新器械以及醫療消費板塊。
除此之外,科技創新亦是不可忽視的主線。當前科技創新行業的發展環境空前良好,市場在等待高端製造、5G應用、人工智能、半導體、信息技術等進一步發展,在此之前都有挖掘真正有成長力的公司、進入左側佈局的機會。投資者可以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市場互為補充佈局,並且淡化短期波動。
在全球貨幣寬鬆的大環境下,2021年的通脹持續到何時尚未可知,要想資產保值、財富不縮水,進行適當的投資是最佳之路。從長遠來看,上述具備長確定性的板塊一直是資金最愛去的地方,螺旋上升是其未來的態勢,而每一次的回調,都可能是上車機會。中間或有曲折,但前途光明。
我們注意到,近兩年基金的往期表現普遍明顯強於大市,因此投資者也大可不必為投資什麼而焦慮,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錢交給專業的人打理,不失為一種明智的投資方式。
順安CIS今年第4季的焦點銷售項目—與具出色投資管理能力的匯添富合作的「全權委託管理投資專戶」服務,定位於聚焦有競爭壁壘的優質公司,跨市場佈局產業鏈稀缺標的,把握長期趨勢,重倉持有具備長期持續成長的企業,組合醫藥、消費升級、高端製造、低估值銀行地產以及香港通脹掛鉤債券等行業配置,主動管理並有效控制風險,獲得中長期穩定的收益。匯添富的基金經理擁有超過24年投研經驗,團隊穩定,自2012年底成立截至2021年7月31日,累計收益率279.92%,業績優秀,值得託付。
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盈虧自擔。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