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母城考察报告


  重庆母城考察报告

  20219月,为筹备2021重庆母城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研讨会,重庆市渝中区旅游业商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重庆母城一些遗址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2021年9月23日下午,牟奇国 、唐丽 、龚长生、蔡律、丁华乾、 邓兴旺 、李云波、朴吉永 、经琳等实地考察李宗仁官邸郭园神仙洞仁爱堂山城步道厚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老龙洞等地。9月29日下午,唐丽 、龚长生 、丁华乾 、蔡律 、李云波、经琳 、邓兴旺、樊容、朴吉永、朱莉叶、朱红瑾等考察辛亥革命十先烈纪念碑苏联英雄纪念碑桐轩飞阁石绳桥二厂孙科公馆李子坝无人巷江畔寻花·咖啡小筑刘湘公馆等等。此后在重庆市文旅发展研究会智库专家龚长生先生的导游下,蔡律考察了通远门抗建堂、菩提金刚塔、打枪坝水厂纪念塔,作为对重庆母城两条线路的补充。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母城的看法,自2021年9月23日、29日考察重庆母城以来,初步统计,截至10月26日,1个月零3天,蔡律在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发表有关重庆母城的视频、文章、微博,新浪微博有130万人次浏览、播放,今日头条有61.8人次展示、阅读、播放,不完全统计就有191.8万人次阅读、播放和展示,可见社会各界对重庆母城比较关注,本文介绍母城基本情况、发现母城的十个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重庆母城部分遗址景点现状

  重庆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渝中区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18处,占重庆全市32%,市级重点文物47处,占全市17%,遍布重庆的395处抗战遗址中,有105处位于渝中区,抗战文物占重庆26%。

  1、李宗仁官邸

  李宗仁官邸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39号,目前某公司用来办公,未开放。李宗仁先生(1891年~1969年),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抗战时期,李宗仁郭勋祺手中租住公馆,作为在重庆时的居住和办公之地,因而称之为李宗仁官邸。李宗仁官邸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39号,为一栋砖木混合结构小楼,三楼一底,建筑底层外墙嵌有毛边石,二至四楼外墙以青砖勾缝,入口前设有四根石质立柱支撑的小型门厅,底层正中有一条通道贯穿建筑,古色古香,门口黄葛树枝繁叶茂,公馆见证李宗仁先生抗战岁月的历史风云。

  2、郭勋祺公馆“郭园”

  川军将领郭勋祺在渝的公馆位于重庆渝中区枇杷山印制一厂内,有栋造型独特的二层青砖老建筑郭园,“郭园”造型独特,整个主立面向内“凹”,形成了八字形的转折,青砖在主立面砌成了不同造型,建筑主立面长条形、六边形、斜十字形及一顺一丁等拼砌方式,是作为民国时期砖砌建筑拼砖方式的记录。该建筑修建于1934年, “郭园”二字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余燮阳书写,余燮阳以其字苍劲而华贵,榜书扇面皆精,求书者众,名噪山城。抗战爆发,率军出川抗战。1949年初由南京返回成都,开展策反作,促成和平解放成都。建国后,历任川西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省人大代表等职。

  3、重庆一厂神仙洞

  纵深有500米深神仙洞洞口紧锁,目前未开放。隐藏在重庆一厂影视制作、办公大楼底层神仙洞。依山而建,以前供奉“吕祖”而得名神仙洞,后来成了抗战时期的防空洞,用于防止敌军狂轰乱炸的防空洞,守护见证着重庆的和平与安宁。从1937年到1942年,短短6年间,重庆防空洞数量增加了30倍,重庆主城区一共修建了防空洞1603个,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8个防空洞,基本可以容纳重庆主城区的全部市民,如今打造的后街影视文化产业园,隐藏的神仙洞就是抗战时期的一个缩影。1971年神仙洞扩建,由后街印制一厂至渝中区中山一路出口,纵深有500米深,神仙洞里有许多故事和秘密。

  4、 蓝文斌师长厚庐

  “退一步别有洞天, 让三分自多乐地”这曾是厚庐朝门左右的对联。山城步道下游有一个风格别致的厚庐,位于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山城巷46号,格外打眼”,厚庐是一栋官邸小楼,属于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抗战陪都风貌建筑。该建筑为砖石结构,石门框,八字形朝门,弧形窗楣,条石屋基,依坡就势,装饰典雅,气势威严,依山望江,风水极佳。据介绍,厚庐是抗战时期川军将领兰文斌(亦称蓝文彬)的宅邸,四川军阀刘湘部属兰文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7师师长,军队驻扎在浮图关一线,是川军的主力部队。兰文斌驻扎重庆时做了不少善事,抗战时期他在浮图关附近开了一个工读学校,收养了很多战争孤儿,通过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让他们获得简单的谋生手段。由于地势原因,山城巷厚庐经历了繁华和孤寂,走进厚庐,可感受到重庆母城封存的时光和历史人物所存载的人文信息。

  5、 法国仁爱堂

  山城巷法国教堂仁爱堂,静谧祥和,耳畔只有脚步声、雨声、音乐声,露天的阳台走廊别有洞天,鲜花盛开,长江如画,大气磅礴。仁爱堂建于1900年,整个建筑从高空俯瞰成“工”字排列,为仿罗马式砖木结构。据介绍,1902年竣工投入使用,这里面有教堂、医院、神父住房,同时为经营管理医院的方济各会修女修道院。仁爱堂曾是这一带最宏伟的建筑,残垣断壁间的钟楼仍难掩其辉煌的过往,像个衣着华丽而沧桑的老者,独立于此,见证着重庆历史上最早的开埠。走进去沿着仁爱堂廊道,精致的菱形木格窗花和罗马柱难掩它过去的荣光,旧址犹在,难掩昔日华丽。树荫之下,阳光洒在钟楼上,显得静谧而美好。室外步道走廊鲜花夹道,俯瞰长江南山如同天地画卷。

  6、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今《重庆日报》社内。该建筑坐北朝南,为一层砖木结构礼堂建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这里曾是全国的最高军事机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礼堂,当时最为庄严肃穆的地方。1937年11月底,国民政府移驻重庆,蒋介石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帅机关也随后西迁重庆。记载,该建筑为三幢两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属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修建的年代大约是1935年底,当时国民政府颁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辖区包括川、康、黔、藏在内的整个大西南。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最初的办公地点就设在“重庆行营”内,故该建筑又被称为“蒋介石重庆行营”。

  7、山城巷

  山城巷是重庆历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缩影。依山而建,步行陡梯,蜿蜒辗转,沿崖而上的街巷梯道,别有洞天,登高远眺,依山步道,望江听涛,爬坡上坎,石梯布状。山城巷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1902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巷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也有了天灯巷、天灯街之说。江岸风景,街巷格局,渝中区精心打造,百年老巷,风云际会,如今华丽升级、转型蝶变,山、水、城、巷,相映成趣,立体迷宫山城巷是重庆山地街区的典型,几乎全由梯步组成,横街纵巷,上坡下坎,弯弯拐拐,让山城巷拥有了全世界都无法复制而出的风情,层层攀升的折叠地势、依山而建的悬浮栈道、云街平巷的街巷格局、巷弄里存留下来因地制宜的吊脚楼、明清时期的石朝门、因陋就简的“抗战房”以及具有海派风格的石库门建筑。

  8、鹅岭公园飞阁、桐轩石室

  鹅岭公园北端飞阁,建筑面积319平方米,砖木结构,碧瓦彩檐,中心为六角形阁,沿阁状若飞鸟,故名飞阁。飞阁地面为包浆的水磨石,原木地板,肌理的墙面,暗红柱子,门前是上山公路,周围绿树环绕。1939年蒋介石和宋美龄住进飞阁,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先生,邓小平、刘伯承、贺龙、李达、宋任穷曾在飞阁寓居。

  桐轩石室在重庆鹅岭公园内,建于一九一一年,面积一百三十二平方米,四周遍植梧桐,故名“桐轩”。此轩为仿罗马式石结构建筑,顶呈拱形,正壁刻有中国地图,其上为罗马式石狮浮雕,侧壁为世界地图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浮雕。正门两侧以篆刻“桐轩”二字作窗花。室内两条不对称隧道式石级,曲折地通向屋顶观景平台。整个石室轴线对称,但左右窗花及其装饰均不规则,既有变化,而又统一,纯手工石屋,地图浮雕,镂空窗花,雕刻精美,工艺精湛,巧夺天工,堪称一绝。

  9、孙科重庆旧居圆庐

  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重庆旧居又称圆庐,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村190号,为一楼一底二层小型建筑,圆庐建于抗战初期20世纪30年代,是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的公馆,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战时为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及其如夫人蓝妮所建的跳舞厅兼寓所。建筑体型为圆形,故称“圆庐”。为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旁为坡屋顶,风格简洁流畅,造型独特优美。圆庐,坐西朝东,中西式大圆顶,最大直径17.4米,通高10.4米,总建筑面积419平方米。中间原是圆形大舞厅,顶上透气孔就像是碉堡枪眼,周边为扇形房间,中国式的典雅之中带着欧洲风格的清新格调,总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也曾是国共谈判的一个斡旋场所,悄然上演过无数不为人知的风云。

  10、徐远举官邸

  重庆轻轨穿楼附近李子坝半山古树掩映的黄色石砌老屋是徐远举公馆,一栋中西式石木结构建筑,硬山坡屋顶,机制瓦屋面,设有老虎窗,阁楼为机要室,底楼为客室和卧室,两层楼约200多平方米,共8个房间,基础和外墙皆为石作,一层与二层之间是由暗红色的木质楼梯连接。该建筑为徐远举的住处和秘密办公地。建筑修建于民国时期,反映出重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 具有一定建筑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四周绿树环绕,台阶完整,杂草丛生,隐藏在山地、原居民住宅群落中,地势险要,环境优美静寂,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这是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徐鹏飞原型徐远举,1946年任重庆行辕二处处长,后升任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参与制造“11·27”系列大屠杀,1949年12月在昆明被卢汉起义部队捕获,作为战犯被押回重庆白公馆关押,1956年转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73年去世。

  11、菩提金刚塔

  菩提金刚塔位于渝中区观音岩金刚塔巷6号,时代为1930年。位于通远门外七星岗上的菩提金刚塔是为镇邪安魂修建的,是中国内地唯一由西藏--来亲自主持修建的佛塔。菩提金刚塔由纯石彻成,石质实心,全塔高约26米,为3层。方形基座上是正方形塔身,阴刻《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塔身四角为源于古希腊的爱奥尼克涡卷柱,塔身上边是一座须弥座形方表,汉藏文横书“菩提金刚塔”五个大字。再往上是一座喇嘛塔,仅宝顶就有近3米高。佛学家张心若为金刚塔撰写了碑文,由汉藏两种文字刻成。说到菩提金刚塔,它的背后还涉及一段重庆的传说。相传明末清初时,张献忠攻打通远门,被杀百姓的尸体就弃在通远门外的七星岗。上世纪20年代末,进行扩城施工时,从七星岗挖出许多的尸骨。为安抚民心,才建造了这样一座“使死者超度,生者安宁”的金刚塔。因为集汉藏,中西风格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形式,再加上塔上还有许多的藏文,使得菩提金刚塔格外的神秘,

  12、重庆抗建堂

  重庆抗建堂位于渝中区七星岗,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81号,从轨道1号线七星岗站2号口出站,然后步行往纯阳洞方向200米左右。1940年4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决定新建一处话剧剧场,以解决当时重庆戏剧界名家荟萃而剧场奇缺的困难,著名导演史东山的夫人华旦妮具体负责改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了“抗建堂”三字,取自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抗战必胜,建国必成”。重庆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一大批知名的老作家、名导演、名演员云集重庆,如夏衍、吴祖光、张骏祥、史东山、张瑞芳、秦怡、王瑞麟、王班、田禽、朱铭仙、舒绣文等等,话剧运动在重庆形成了空前的高潮。抗建堂上演了非常多的经典话剧,很多话剧都在此首演,舒秀文、张瑞芳、秦怡名角先后在抗建堂演出,郭沫若《棠棣之花》、《虎符》、《屈原》,曹禺《北京人》、《雷雨》,吴祖光《牛郎织女》等经典话剧的上演让抗建堂成为中国话剧的圣殿。目前抗建堂成为重庆首个夜间开放的博物馆,开放时间为16:00-22:30(每周二到周六)。

  13、打枪坝水厂纪念塔

  打枪坝水厂纪念塔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领事巷附近的打枪坝自来水厂净水池南侧。该塔整体建筑材料结构以砖石为主,塔身表体由水泥沙浆以及瓜米石组成,建筑形态略带欧式,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该塔大体分为三层,塔底为圆形,直径10.5米,东、南、西、北四面均有五步石梯,石梯两边有花台,底层共有立柱16根,二层为圆形石垒,三层为方形,由16根立柱组成,顶部设有避雷针,后期还增加了航标灯。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塔底南面立有石碑,为纪念水厂创始人税西恒而立。此塔虽然不大,但形态乖巧,成为当年重庆一景。1937年,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伍圆钞票,其正面就用了这个水塔的图案。现位于七星岗鼓楼巷一片民居之间,外围有围墙隔开,周边树木、障碍物遮挡,即使到了海拔300米打枪坝水厂纪念塔小广场及水厂附近,走到水厂的位置也很难看清水塔全貌。

  二、渝中母城存在的问题

  渝中区的战略功能定位核心是“历史母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通过对渝中区母城的考察,我们发现渝中区一些冷门、偏僻的隐秘宝藏地不太为人所知,这些原汁原味的原址,有的封闭起来没有开放,有的在维修,有的做了办公场所,有的在景区公园内,有的在在杂树荒草、居民区之中孤零零地紧闭大门,仿佛被历史的尘埃掩盖,然而这些地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演绎着历史风云,有的隐藏绝世风景,没有有效利用,确实十分可惜!

  1、 历史母城有不少断头路,使母城文物、遗址不能连成一个整体,母城文旅微循环不畅通。

  山城巷第三步道与打枪坝第一水厂要联通,郭勋祺公馆郭园内与李宗仁、神仙洞要联通;南纪门长江轨道专用桥与山城巷联通;让游客止步于荒废断墙前,打通重庆母城旅游的毛细血管,让线路微循环激活,形成母城文化公园。

  2、 立交高架公路未能适应母城文旅打造的需要,亟待优化。

  十八梯与山城步道除地下通道外,应优化高架路通道,增加高架循环道路,让桥下成为游客便捷、安全通道,把南纪门长江轨道专业桥、长滨路,新建夜游码头有机连成一体, 特别是与解放碑、山城步道、十八梯、白象街有机形成一体。

  3、鹅岭公园至李子坝一线生态良好,但杂草丛生,如同荒野,李子坝无人巷如同废弃的小镇,脏乱差影响城市形象。

  4、打枪坝水厂纪念塔由住宅、林木封闭,游客可望而不可即。

  兴隆街可以看到高楼与绿树、植被之间,隐隐约约看到一座水厂塔,与悬崖步道未连接,没有让游客接近的通道,打枪坝水厂塔具有重要文物、科学价值,但只能远眺,周围房子、树木封闭。

  5、山城巷入口灯光暗淡,灯饰工程缺位。

  LED灯没有照亮步道街巷,墙上照片昏暗难看清,给游客步行提心吊胆,虽然原始,但无灯饰工程给游客带来不佳影响。

  6、山城巷步道生态绿化不足。两旁鲜花绿植不足,缺少奇花异草,缺少诗情画意。

  7、山城巷步道雕塑不足,艺术创意不足,步里巷间,一砖一瓦欠缺工匠精神,视觉艺术亟待提升。

  8、创意商店不足,母城文创产品数量少,低端,文创产品缺乏。

  9、数字旅游智能化不足,虽然有标牌、地图,但与智能化旅游有差距。

  10、夜游经济显得单调。

  牟奇国、唐丽、龚长生、丁华乾、蔡律

  执笔  蔡律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