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出海》连载:第五章、突破坚冰(六)REACHING NEW HEIGHTS/超越新高度
作者:出海领航创始人、知名国际化业务实战专家 黄兆华
2008年的金融风暴尽管如疾风暴雨,但却并未卷走柳工人那份斗志与雄心,逆流而上,成为了2009年的关键词。
2009年,柳工海外业务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下滑,销售额同比下降15%。但是由于危机应对措施得力,相对市场份额大幅上升,第一次登上中国装载机和挖掘机两项出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柳工装载机2009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3%,国际国内相加,柳工装载机销量不仅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首位,在全球也首次销量跃居第一。
更加可喜可贺的是,柳工股份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第一次历史性地达到了100亿元。
在总结艰难走过的2009年时,王晓华说:“柳工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化发展和合作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强化国内、国际市场营销力度,关注内部管控和运营成本控制,扩充和发展新业务,2009年全面超越2008年业绩突破百亿元大关,创造了柳工第二个'百亿硕果’,实现了第二个50年的良好开端!”
而满腹诗人情怀的曾光安难掩内心激情,纵笔挥就了一首《满江红•百亿抒怀》,诗词之中,意境之内,踏遍三万里江河,拼将五千仞峰岳,鏖战八方四面的豪气跃然纸上;未来“定大势,动四方”,横刀立马的决心,亦响彻廖远江天。
满江红 百亿抒怀
雁门关外,犹记得,圆月如雪。追往事,十年硝烟,纷纭如昨。大江南北旗与鼓,五洲激荡万里越。吾与君,杯杯盏盏情,都是血。
报国志,犹未了;国人梦,岂能灭。乘长风,酣战国际国内。且把十年光阴洒,誓将漫漫狼烟灭,未来旌旗遍欧美,好男儿。
庚寅年春 曾光安作于柳州
对于强者而言,金融危机是一次深度洗礼,更是弯道超车的良机。当之无愧的全球领跑者卡特彼勒,历经每次危机之后都会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拉开与身后追赶者的距离,靠的就是对于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深刻洞察,和深谋远虑的应对之策。
金融危机的深度盘整没有打垮柳工,但也让柳工着实惊出了一身冷汗,柳工的下一步将迈向哪里?柳工需要对未来及早谋划布局。
2010年,全球最知名的管理顾问公司麦肯锡入驻柳工,协助柳工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海外业务的布局显然是重头戏。
基于全球市场环境和柳工业务的深度分析,麦肯锡的顾问们提出了打造海外第二本土市场的设想。即在深耕细作中国这个本土市场的前提下,把亚太地区、拉美地区、东欧地区和印度作为仅次于中国市场的第二本土市场,集中优势资源,在现有的海外营销模式基础上,深度布局,把海外制造、海外研发、海外融资服务等价值深度创造环节逐步根植于海外,进而实现全业务链在海外的深度布局。
随后,在海外市场展开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布局谋篇,先后在约翰内斯堡、迪拜、新加坡、阿姆斯特丹、莫斯科等地成立了全资控股的海外营销子公司,彻底完成了全球营销体系的布局。
2008年的阵痛,2009年的盘整,当时间的车轮来到2010年,借助国内市场的强劲复苏和海外业务的不俗表现,柳工迎来了华丽的绽放,全年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装载机产销量累计超过20万台。海外业务同比大增50%,再创历史新高,彻底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
2010年11月底,柳工的海外代理商再次聚首上海,与2009年相比,参加国际代理商年会的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创造了历史性的纪录。而此时的年会主题已经由09年的“BREAKING THROUGH THE ICE/突破坚冰”变成了REACHING NEW HEIGHTS/超越新高度,号召全球合作伙伴志在千里胸怀全球,携手共攀再战新高。
此时的柳工,又吸纳了诸多海外专业人士一起加盟柳工的海外事业,海外团队一片兵强马壮。10家海外子公司当中,已经有5家由本地化的外籍人士担任总经理。在年会的中心舞台上,5位外籍总经理和5位中国籍的总经理一字排开,由曾光安向全体与会的海外代理商伙伴们隆重一一介绍,并现场击掌为誓,相约在2011年掀起一场全球范围的业务竞赛。
聚光灯下,曾光安手指会议的主题词“超越新高度”现场勉励十位海外子公司总经理和台下的数百位海外代理商伙伴:“我们已经完成了09年的破冰之路,而后一定要保持高速的发展,才能不被市场和对手抛在身后。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就能一次又一次实现“超越新高度”的目标! 我们倒要看一看到底谁是真的英雄!”。
本文节选自黄兆华先生所著【出海三部曲】第一部:《柳工出海-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