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方的心态与合伙人的心态(8月6日)
有朋友是广告营销领域的元老级别的人物,经常被大学与大企业去讲课或者就重大问题进行研讨,而且每次都抢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很有表现欲望,每次表达都滔滔不绝,酣畅淋漓,一发不可收拾,但每当春宝就某个企业与产品的市场营销话题请教的时候,他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对方的决策流程与预算安排的话题上,这个已经成为他表达并介入此项事务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又有另外的朋友在创业,所运营的公司是做房地产营销服务的,不管是从前期的定位全案还是文案和各种市场诉求策略,营销渠道通路和团队都很专业,还有很多重量级的战略合作伙伴,但就是因为角色是乙方,想要在跟甲方沟通的时候总是难以摆脱乙方固有的那种仰视甲方的心态,为了让自己摆脱那种乙方所特有的视角和心态,试图通过给甲方做资本运作,打通融资道路的方式,帮助甲方解决资金问题。
在春宝看来,前面的那位朋友是基于乙方的心态,而后面的那位朋友是希望从乙方转型为合伙人的心态。这两者心态存在巨大的差异。曾经春宝也是基于乙方心态,基于职业的敏感度,而让自己在所有所面对的机会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从产生灵感到形成方案,再从目标到细节,从团队协作到风险管控,当是作习题一样地打磨自己的直觉,虽然绝大部分方案都没有被执行,在自我专业水准以及自信力提升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合伙人心态与创业心态相通,假定所有人都是试图以最低成本整合,并且以把关注点放在结果上为最终的结算依据。有合伙人心态的人活得很是苦逼,因为在财务上绝大部分时候要靠自筹资金,在很多时候还要倒贴钱去做事,虽然未来或许会得到更多,甚至会让自己翻盘并发生质变,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面对无限的不确定性,不仅无法取得翻盘,反而会让自己越陷越深,随时会面对万劫不复的命运。
乙方心态与打工心态相通,就是你给我钱我替你做事,而且是你要多给我钱我才决定要不要给你做事,而且是横向比较之后提出方案,这种心态是基于执行者所面对的客观现实问题。在乙方看来,划拨预算是执行的基础,没有钱根本就不可能做成事。乙方心态是建立在劳务关系上的,是建立在比较强的专业性上的,是需要以顾问式角色来面对甲方的。需要证明自己具有专业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实力。
其实乙方心态与合伙人心态,在市场经济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基于理想主义的合伙人心态,所考虑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忽略过程的艰辛;而现实主义的打工心态,注重的是为过程买单,通过对过程的专业度、奢华与精致,预算的多多益善,因为在自己身后的一切资源,都意味着要用钱去铺就。
心态源于特定时刻的视角,是由自己的角色定位决定的心理暗示。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因素,在不同的因素占据主体的时候,其所形成的倾向性选项也有所不同。虽然持有合伙人心态的人之间更具有同情之心,但往往持有乙方心态的人活得更踏实,更从容,生活得更为无忧。
比如有朋友是技术精英,原本在10多年之前就可以做到年薪30万欧元的金领,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却由于给自己的定位是创业者与企业家,采取合伙人的姿态,面对所有的上游客户,所以一直徘徊在赤贫的边缘,确实可悲!
贾春宝
2020年8月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