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新老人新消费”----养老连锁专家吴玉龙


 

市场消费,继“粉丝经济”、“单身经济”后,“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当下最硬核消费新势力之一。数量庞大、有钱又有闲,中老年群体背后所蕴含的消费潜力十分巨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盯上。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开始“触网”。究竟哪个领域、什么样的产品最契合这一群体的需求?什么方式、何种渠道是打开这片商业蓝海的最佳路径?

1、银发老人触网比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占总人口的11.9%,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

截至2019年6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18年底的12.5%提升至13.6%,互联网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银发人群移动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从2017年12月的98小时,增长至 2018年12月的118小时,同比增长 20.7%。从数据上看, 银发人群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达到近4个小时。

          

此外,数据还显示,上道靠子女、会买靠朋友,超六成银发老人跻身网购大军,他们在电商上的使用时长大增27.4%,1000元以上的高消费能力银发人群比重也有所提升。

2、银发老人消费结构

近3年,线上平台搜索最高的中老年商品是服装,保暖、护膝、运动等功能型服装属于中老年的硬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与年轻人一样,老年人追求服装风格与时尚品味带来的幸福感,毛呢、外套、夹克、中山装、马甲等也进入了TOP100搜索词,同时“服装新品” 的搜索次数上升,从经验来看,这应该是青年送礼产生的搜索。奶粉、蛋白粉、钙片是搜索量最高的营养品,同时营养品也是最常见的中老年礼物。老年机、助听器、收音机、代步车、纸尿裤是搜索量最高的生活用品。中老年选购商品时也有品牌意识,但是与年轻人相比,老年适用的品牌非常有限。

商品名称中带有老年字样的,也可以理解为老年适用的商品。总体来看,近3年老年适用的商品数量,以年均39%的增速增长。2019年市场上的老年适用商品数比2017年增长78%,品牌数的增长近1倍。与线上全部商品的品类分布数量对比,发现老年用品的品类分布呈现的不均衡更为严重。服装鞋帽类商品的丰富度是最高的。其他老年生活需求较高的品类,比如医药保健、家居日用、食品饮料、个人护理等商品还比较少。

紧跟需求推出新品,商品繁荣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比来看,老年产业商品数的增速约为全站整体增速的一半。品类倾斜比较明显,老年产业在酒类、数码、 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品类的商品数量增速高于行业整体,但在服饰、运动、家具、家电等领域,老年适用商品的增速较弱。

3、银发新老人精神消费

年轻人送健康,老年人精神消费占比高由于各年龄段的消费习惯、经济能力及生活阶段的不同,“银发消费”的重点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首先,老年群体本身的消费,除了生活需求之外,老年大学、旅游旅居、图书、文娱、宠物等消费占比较高,表现较强的精神需求特征。

4、银发新老人家居商品

目前,家庭养老仍是大部分中国老年人的首选。家庭环境的舒适、安全对中老年人的生活非常重要。随着社会对银发经济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产业端更新的老年适用商品数量增长很快。目前,中国的老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很多老年适用商品是从无到有,从商品稀少到多品牌加入,市场基数小,增长速度惊人。2019年,老年适用的家具、家居日用、厨具、家纺等品类线上成交额增长超过了10倍。

5、银发新老人健康商品

银发人群对健康类资讯极为关注无论是朋友圈的养生类文章,还是电视、广播节目, 中老年都是健康养生类内容的主要受众群体。而在消费方面,营养健康类消费者不仅包含中老年人,健康类商品也是最受欢迎的送给长辈的礼物。营养健康类商品的市场基数较大。近3年,线上营养保健类消费整体增长了2.2倍,保健品、传统滋补品增长都超过了3倍。2019年,改善睡眠、改善贫血、抗氧化、增加免疫等功能型保健品线上成交额增长最高。

     吴玉龙教授:从事商业定位与连锁经营服务四十多年,具有实战、实用、高效运作的丰富经验,专精研发“中国新零售定位盈利模式”、“中国连锁运营捆绑模式”的咨询产品,服务企业二百多家。擅长采用教练式咨询的方式,帮助连锁企业“定位转型、运营捆绑、效果付费”,被业界誉为中国新零售模式养老连锁第一人。欢迎有识之士切磋、研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