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风湿而致耳聋,并有鼻塞、头重、发热等兼症者,也属实症,较为易治。久病、重病、老年人出现耳聋、多属虚症,多因精血虚衰,不能上充于清窍所致,比较难治。所以有“新聋多实,旧聋多虚”的说法。
嗅觉在人体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嗅觉能辨别数万种气味。通过辨别不同气味,使人们加深对事物性质的认识,从而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嗅觉异常,常常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常见嗅觉异常有:
嗅觉减退、丧失 嗅觉减退、丧失常见于感冒、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轻者会出现嗅觉明显减退,重者嗅觉完全消失。但病因消除后,嗅觉即可恢复。嗅觉减退或丧失还可见于萎缩性鼻炎。此外,鼻腔息肉、肿瘤、鼻甲骨肥大,以及颅内长了肿瘤均可引起嗅觉减退。
判断嗅觉减退、丧失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嗅觉具有适应性。较长时间处于一个特定气味的环境中,会对这种气味产生耐受性。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不能把嗅觉的适应性也看作是嗅觉减退或丧失。
嗅觉过敏 是指当空气中存在少量不被正常人所感知的气味时,患者即会闻到,并感到极度不安或不适。多见于神经过敏体质和一些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此外神经衰弱、妇女绝经期、妊娠期均可出现嗅觉过敏。如对香臭都感到不舒适或难受的嗅觉过敏,则可能是癔病或癫痫的先兆。
嗅觉倒错 把一种明显的气味误认为另一种气味,称为嗅觉倒错。多见于头部外伤者、脊髓结核、精神病、癔病、神经衰弱等病人,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
健脾通窍汤疗法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健脾通窍汤VS嗅觉失灵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宣肺清热,清肺通窍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必须依赖于肺气。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嗅觉灵敏。
第二阶段:健脾益气,升清通窍
脾主肌肉四肢,五脏六腑皆赖以养,人的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它是人体体力产生的直接动力;健脾益气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第三阶段:化瘀除湿,养心通窍
化瘀除湿,通经络,加速气血流动,使嗅觉神经得到濡养,以综合调理受损的嗅觉神经细胞为基础,修复营养已受损的病态细胞,使嗅觉神经抑制失常的病态细胞达到恢复正常的功能。
如想了解更多请添加微信:sycyt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