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2018年5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当前,甘肃省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和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甘肃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阿喀琉斯之锺”。如何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基于以下分析和论证,“兰引”计划(简称)由此应运而生,这是甘肃应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长远之策、关键之策、根本之策。
一、明确甘肃的五个定位
1.生态立省 。甘肃地处长江、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也是国家确定的“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在西北乃至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而,保护是前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守住生态的红线。
2.农业兴省 。甘肃的城镇化率约为45%,农民占大多数,其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依靠,还有180多万人未脱贫,这是甘肃最大的实际。农业属于劳动密集产业,投入大、产出小、附加值低、收益少,因而农村剩余人口要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具体来说,进一步支持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以色列学习),提高附加值;定西、白银、平凉、庆阳、天水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城镇化建设;对深度贫困的“两西”地区加大易地搬迁扶贫力度,提高扶贫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对县域产业发展成熟的,如静宁苹果、秦安桃、天水花牛等培养产业规模,引进现代的管理、营销人才,做大做强品牌、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3.文旅富省。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度位居全国第五。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在这里叠加辉映,有敦煌莫高窟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佛教圣地、冰川雪山、红色胜迹和民族风情等独特景观。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民族多样,共有54个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最大的特点是丰富和多样,“多样甘肃”是我省旅游宣传的比较优势。
笔者建议一:“漫漫丝路多样甘肃”更通俗易懂,宣传的刻板效应更深刻,效果应该更明显。与大美青海、多彩云南、好客山东、“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等相比,更能达到宣传目的。“塞上江南、神奇宁夏 ,让我们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学习宁夏、贵州,甘肃也突出宣传的整体性,比如“来甘肃吧,让历史重现,让生命升化 ”,把甘肃多样化的旅游景观整合成一个整体,广泛宣传,切记独立分散营销。
笔者建议二:改革甘肃电视广播台,通过市场化改革,加强与江苏卫视等的战略合作,打造精品影视、娱乐产品,提高甘肃电视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成为甘肃宣传推介旅游资源的主窗口、主渠道。
4.科技强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平台,打造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和人力资本高度聚集的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科技强省,人才是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兰州市是龙头。立足甘肃高校、科研院所聚焦的优势,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创新激励机制,继续做强甘肃现有工业企业,培育新兴产业。
兰州新区(国家级新区) 官本位思想严重人才流失严重
工业基础实力雄厚 体制机制不畅
一带一路向西的桥头堡
三高:区位成本高、时间成本高、机会成本高
(图一)
5.开放活省。2017年,甘肃省出口123.7亿元,下降53.4%,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短板。“一带一路” 是甘肃的最大机遇,如何利用好“一带一路”黄金通道,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成为新时代甘肃最大的课题。笔者认为,甘肃的开放应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内市场是基础,立足甘肃实际,做强做大做好比较优势产业、产品,其次是面向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开拓国际市场。
二、“贵州模式”的经验启示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贵州省GDP达到1.35万亿元,年均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增长23.9%;甘肃GDP达到7677亿元(是贵州的56.79%),甘肃固定资产投资5696.3亿元(是贵州的37.97%),下降40.3%。甘肃人口是贵州的73%,GDP规模应该逼近1万亿元,然而差距在2000多亿,从经济增速来看,差距在不断拉大。(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为631684亿,按人口基数平摊甘肃为1.26万亿,按土地面积平摊甘肃为2.7万亿,显然,甘肃的投入不足)。2017年,贵州新增高速公路3203公里,新增铁路1484公里。
2.大数据产业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贵州大数据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博览会,建成“云上贵州”,列为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体系南方节点。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建成, 通信光缆达到90万公里,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出省带宽达到6730Gbps,行政村100%通4G网络、98%通光纤。华为、高通、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厂,货车帮、白山云等本土企业茁壮成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业务收入和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分别增长57.7%、35.9%和38.2%。
从短期看,大数据产业促使贵州省经济快速增长,国内外企业加大了对贵州的投资,带动贵州本地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长期看,贵州本地企业能否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强做大,是否有足够多的人才支持,体制机制是否适合企业长期在贵州发展,大投资推动的短期增长是否可持续,是否会发生投资边际效益递减,是否能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还有待商榷。但贵州的努力、开拓、实干精神是值得甘肃学习的,贵州不等不靠,发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改善基础设施,做强做大大数据产业,赢得了中央的支持和肯定。对甘肃来说,没有产业支撑,政治生态破坏,如何重振信心,改善发展环境,赢得中央支撑是关键。
3.充分利用政策,大扶贫、大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贵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40.8万户,整体搬迁5911个自然村寨,易地扶贫搬迁173.6万人, 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学杂费。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和搬迁人数全国最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完成营造林2882万亩,5万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
解放前,贵州和甘肃是中国最穷的两个西部省份,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说,多阴雨天,四季不甚分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面崎岖,耕地少,交通不便,普遍很贫困。然而,最近几年,贵州将扶贫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中央扶持,大胆探索,积极担当,补齐短板,投入力度之大、决心之强、推进之快都是空前绝后的。给我们的启示是:扶贫的规划是清晰的,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就坚决彻底的易地扶贫搬迁;划定生态红线,“人转林进”,转移5万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保护生态;投入资金力度大,制定的扶贫对策针对性强,能够准确的把握省情民意。甘肃生态形势比贵州严峻的多,北方防沙治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两西”地区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刻不容缓,应该积极向中央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投入,大扶贫、大生态战略是甘肃的机遇。
三、经济形势分析与预判
1.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稳固,支持国际贸易高速增长的长期因素还没有形成,美国特朗普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工业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重振美国制造业,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加强,全球债务水平继续上升,资产泡沫随时可能破裂。地缘政治风险、恐怖主义等问题也仍然在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见图三),2018年按市场汇率计算,世界GDP增长率为3.1%。其中发达经济体GDP整体增长2.0%,其它发达经济体增长2.2%,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整体增长4.9%。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苗头还不清晰,但各国都蓄势待发,加紧技术研发,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下图三)
2.国内经济形势。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社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实体经济边际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下滑,全行业要素生产率普遍降低,我国经济正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受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我国出口增速受到抑制,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部分领域的风险隐患仍然很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经济继续处于潜在增长率下移、结构调整和深层次改革的叠加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面深化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3.甘肃发展形势。2018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增长的动力严重不足,产业发展仍然薄弱,新旧动能转换较慢。经济增长放缓,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较大,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企业负债表持续恶化,居民储蓄降低,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不降反升,经济全面复苏的迹象还不明朗。这与国际国内进入深度调整期是分不开的,甘肃的问题是长期的,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起伏。预计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范围将进一步明晰。
(1)兰州市。兰州是老工业基地,石化(纳税160亿)、烟草(纳税110亿)是其税源大户,国有企业(省属、市属)是支柱产业,在加上房产企业,占了GDP的80%,民营企业发展严重不足。兰州与西部省会城市贵阳、西安相比,差距不断拉大,与人口规模相当的镇江市相比,差距也很大。(见下图四)
(2)其它地级市。天水(天水星火机床)、酒泉(玉门油田:纳税30亿、矿业)、庆阳(长庆油田:纳税80亿)、金昌(金川集团:纳税25亿)、嘉峪关(酒钢集团:纳税20亿)、白银(白银公司:纳税4亿、靖远煤业)、陇南(有色金属、金徽酒业)、平凉(华煤集团:纳税10亿),GDP主要由“大国企+大房产+固投”构成,存在相同的问题,国企缺乏创新,经营体制机制不畅,竞争力不强,应对市场的能力弱;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甚至没有区域性的民营企业。
定性分析:大国企是国家“一五”计划产业的布局,改革开放40周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甘肃最大的劣势是远离全国的大市场(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空间成本、时间成本巨大。因而,深化国企体制改革,继续做强做大国企,是培植税源的关键;努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激发经济活力的重点。
四、甘肃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主要的问题。一是“官本位”意识强,市场意识弱;二是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封闭保守,小农意识强,追求稳当,小富即安,缺乏开拓和开放意识;三是缺乏进取精神,习惯于“慵懒散漫等靠要”;四是普遍存在行政惰性,相关部门和官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行政效率低下;五是改革不到位,市场准入限制较多,政策执行中的 “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大量存在;六是潜规则盛行,“假大空”文化普遍,“四风”顽疾没有彻底根除;七是干部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和责任意识;八是市场化发育不足,竞争不充分,存在大量的审批经济,相当多的私营企业都是依托和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发展(没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民营企业,甘肃的品牌仅限于莫高窟、读者、兰州大学、兰州拉面),权力寻租普遍存在。九是普遍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资源是无限供给的,企业普遍没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十是地方保护主义,市场淘汰机制不畅。
2.如何破局。一是解放思想,重塑甘肃精神。二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坚持依法治省,让法治理念在陇原大地生根。四是加大开放力度,打破垄断,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五是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接受大众监督。六是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重视人才,优化对创新和人才的激励机制。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八是保护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九是立足长远,壮士断腕,打破平衡,激励与惩罚相结合。建议向落后开刀,向“四风”开战,建立“3年一个周期末位1%淘汰制”,让淘汰(罚款、降职、辞退)成为常态。十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的责任政府。
五、各地的“抢人”大战
1.去年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开启“抢人大战”,推出各种计划留住人才。武汉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成都表示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
2.四市的优惠政策。(图五)
六、“兰引”战略计划
1.总体构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为基础,强化物质激励,围绕甘肃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对人才的需求,实行人才发展特殊政策、特别机制、特事特办,以更强的气魄、更大的力度、更宽的视野、更灵活的政策,推动兰州市人才集聚度进一步增强,高端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把兰州市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中心。
2.意义。一是填补西北地区创新型城市空缺,构建“兰州+西安”双核人才高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二是填补兰州新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兰州新区规划人口100万,可以为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通过强化激励,弥补城市短板,形成相对比较优势,进一步激活兰州市人力资源,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四是用足、用活兰州市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留住人才,盘活人力资源,鼓励支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3.“兰引”计划。计划用20年时间引进100万人才,每年引进5万人,每年拿出50亿元作为人才专项资金,建立“兰引”计划奖,推出“优选”计划,每年引进5000名高端人才(博士及以上),吸收4.5万优秀人才来兰州就业。(1)“兰引”计划奖指对兰州市引进的优秀人才进行的奖励。高端人才每人每年奖励5万元,其他优秀人才每人每年奖励2万元。(2)对引进的5000名高端人才由政府出资购房,年薪30万以上;其他优秀人才推行共享住房,实行2年过渡期,工作满2年享受20%的产权,满10年享受60%的产权,满15年享受100%产权,年薪15万以上;凡在兰工作满10年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满20年的一次性奖励10万。(3)出台(2018-2038)人才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引才标准、人才条件、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等,着力打造西部人才特区。(4)要树立人才导向,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的投资是最大的投资。(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将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工业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进行职业化教育改革,像德国学习培养高级技术人才。(6)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鼓励人才带岗、带薪创新创业办公司,“产学研”一体化发展。(7)成立人才开发服务集团,省政府直接领导,专门为人才服务。(8)人才是稀缺资源,应该赋予其高价值,才能发挥人才的溢出效应。不要因为缺钱,而减少对人才的投入,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