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国宝,对抗击疫灾意义重大,要大力发展中医
郭向阳 文
中医是国宝,对抗击疫灾意义重大,要大力发展中医。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个巨大贡献,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学在我们祖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的前人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我们中国古代没有西医的时候,不是也照样治病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有14亿人口,谁起的作用,应该说在医疗保健方面,中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对冠状病毒,中医和西医对传染病的认识理论体系不一样,西医是从病原微生物的角度,比如说,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原虫等等,这都是病源微生物,冠状病毒属于病毒里面的一种,所以西医认为这次的肺炎是冠状病毒导致的。中医不是这个概念,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是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来分析,因为一年四季气候不一样,所以自然界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这是正常的气候特点,人生活在自然界中,适应这种气候,不会导致病变,这叫六气,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如果气候的变化超过了正常的限度,人体不能耐受了,忍耐不了了,就导致了疾病,这就叫六淫。六淫就是不正常的大,这种气候特点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除了风、寒、暑、湿、燥、火之外,还有温毒和疫疠邪气。这个温毒和疫疠邪气本身不标志病变的性质,是强调它的传染性。比如说这次的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中医就把它认为是疫疠,疫疠是指它的强烈传染性。人们认为所有的传染病都叫做温疫,这个概念有点偏颇。为什么呢?有的疫疠它导致的病变是寒性的,有的导致的病变是热性的。临床表现有的表现为寒,有的表现为热。就是说,有的病人他初起特别怕冷,同时又发热,以怕冷为主,发热不如怕冷明显,这叫恶寒重发热轻,这种我们中医把它叫做外感寒邪,如果传染性非常强,古代就管它叫寒疫,古代也有寒疫这个名称。如果病人表现为以发热为主,发热重恶寒轻,如果传染性很强,就把它叫做温疫。从病因上说叫外感风热,如果传染性强了就叫做温疫。所以说,中医对疫病的认识,不都是现在人们说的温疫,有瘟疫也有寒疫。至于说这次的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是寒疫还是温疫,那就要根据具体病人来分析。因为我没有到临床第一线,没有观察,没有发言权,我只能说它现在传染性非常强,它是疫疠邪气导致的病变。从中医角度来讲,统称都是疫疠邪气造成的。具体是寒是热,我们要到临床上去观察,辨证论治。在中医历史上传染病发病率相当高,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在旧社会,这些传染病因为当时的防护措施不及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发病率非常高。据文献记载,明、清两代平均每四年发生一场疫疠,发病率相当高,而且死亡率也相当高。当时的防护措施和治疗措施都跟不上,所以在历史上这类疾病很多。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不断在总结经验,每一次发生的传染病类型都不一样,它有变异,今年新发的、突发的传染病来了,在临床中,医生就在不断地总结经验,而且是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也就是说传染病它不仅仅是传染病人,不只是在病人之间传播,医生也是人呀,也同样被传染。所以,每一次传染病来袭,都伴随着病人的死亡和医生的死亡,可以说,我们中医的外感病学说,是建立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每一次疫疠都有一次新的总结。所以古代的医学家们对它加以总结,最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起码是在一两千年的历程中,把它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到了清朝的中后期形成了温病学派。1800多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问世,那是中医学的一大突破,温病学派的形成又是一大突破。所以,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从《伤寒论》发端到温病学派的形成,两个学派加在一起,对外感病的认识包括疫疠,已经非常的深刻,非常的全面了。叶天士总结出了卫气营血辨证证,吴鞠通总结了三焦辨证,这两位都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们总结的这两套辨证体系对临床指导意义都很大。它不是针对哪一种病,对所有的外感病都有指导意义。寒疫应该按照伤寒论方法治疗,温疫应该按照温病的方法治疗。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对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还在用,疗效非常好,而且没有抗药性。因为我们中医不仅是治病而且是治人,不管是什么病,和人的体质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我们用药也不完全一样,同一种病治疗也不完全一样,所以不存在抗药性的问题。中医的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根据它的临床表现进行具体的治疗。但是它也有普适性,因为传染病都是类似的,所以总的原则是一样的,根据不同的病人用药又不完全一样。这个是我们从历史上也好,到今天也好,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按照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具体的进行治疗。因为温疫本身,有的病人夹湿,有的病人不夹湿,所以有的是暑燥疫,那就是纯属热病,有的就夹有湿邪,那就是湿热病,也不一样。根据具体病人、具体病种,辨证论治。这是中医治疗的大方向,大的原则。《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的免疫力强,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得病。“邪之所凑,气气必虚”。体质虚的人就容易得病。中医讲辨证论治,因为这个证候它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所出现临床表现的归纳,它不是全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从入院开始一直到病人痊愈,全过程观察,大量地观察病例之后,再总结出治疗方案来,这样才有指导意义。所以我觉得,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深入第一线全过程观察,然后总结经验,拿出方案。中西医结合起来,疗效会更好。
面对肆掠神州大地的冠状病毒,中医是国宝,对抗击疫灾意义重大,中医西医,同心同德,破除门户之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把这场疫情扑灭,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中医是国宝,对抗击疫灾意义重大,今后一定要大力提升中医的地位,大力促进中医全面稳定的发展与进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中西医并重方针仍需全面落实,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实施中医药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体现在未病先防的理念上。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现有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让人人享有健康,离不开中医药。“治未病”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学是整体医学,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为一体,完全契合健康中国行动的理念。中医提倡预防为主,能够为百姓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满足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让中医药进入健康中国的主战场,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公共卫生,都应有中医药的身影。突破体制障碍,打通观念梗阻,中医药必将大有作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体现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俗话说:“药对方,一碗汤。”若药不灵,纵然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同仁堂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当前,我国中药材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药材好,药才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中药材具有农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种植是中药产业的“第一车间”,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是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让道地药材更道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体现在疗效确切的经典配方上。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方剂浩如烟海,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大多数方子还在古籍中沉睡。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宝库之一。但中医药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当年屠呦呦面临研究困境时,重新温习中医古籍,传统的中医药给了她创新的灵感。青蒿与青蒿素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破茧成蝶之变。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既要善于从古代经典医籍中寻找创新灵感,也要善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二者相结合才能产出原创性成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我们应挖掘中医药宝库中蕴含的精华,努力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发展中医,一定要让中医不在西医的话语权下生存,要注重中医的传统,让中医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同时,中医必须要与时俱进,必须要跟上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医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要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完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和诠释,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研发一批先进的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支持鼓励儿童用中成药创新研发。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加强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健全赋予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的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障机制。改革完善中医药科研组织、验收和评价体系,避免简单套用相关科研评价方法。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及时完善中药注册分类,制定中药审评审批管理规定,实施基于临床价值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鼓励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体现临床应用优势的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优化已上市中药变更技术要求,优化和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管理。
中医是国宝,对抗击疫灾意义重大,对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一定要让中医在中国,成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支柱;让中医在中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当今时代大放异彩,不但能够活下去,而且能够火起来,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