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干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没有引导市场LPR下行,2020年2月20日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这意味着,自上月1年期、5年期LPR报价分别下行10个基点和5个基点后,3月份LPR报价与上月保持一致,这可能超出很多人士的预料,毕竟二月份经济数据不是那么乐观,实体经济亟待货币政策滋润,但是单方面下调LPR利率并不是好事,利率维持不变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汇率承压严重需要保证LPR稳定
最近全球股市下跌,但因为美国是世界发达经济体中经济最好的国家,美联储也是多次加息,利率回到3%的正常区间,日本和欧洲都实行负利率政策,全球大量资金配置美元资产,美国股债和美国股市都成为负利率地区最受追捧的资产,疾病突然之间席卷而来,投资者纷纷抛售资产回笼流动性,杠杆资金在市场狂跌之中不断爆仓,投资者纷纷抛售资产回笼流动性,美元需求一夜之间暴增,极度匮缺的美元需求不断推高美元指数,美元指数突破了100向102迈进,人民币也遭遇汇率贬值,3月18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跌超800个基点,跌破7.16关口,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近三日贬值千余点。如果这个时候继续下调LPR利率,人民币汇率将大概率承压,出现更多的下跌。
货币市场传出LPR汇率保持稳定以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止跌企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短60分钟时间,就从7.1601位置迅速拉升至7.1029,快速收下7.12和7.11两个关,日内反弹力度超572个基点。
金融波动,汇率稳定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稳定国际资本的流动,不会出现股汇债的三杀局面出现。
汇率稳定有助于北上资金
北上资金进出A股与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关系,汇率越稳定或者是稳中有涨,北上资金流进A股力度一般越大,毕竟既可以获得投资股票收益,又有汇率升值收益,而汇率下跌,北上资金就会有所顾忌,流进力度就会减少,甚至出现净流出,北上资金在A股话语权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持仓位居第三的机构力量,2月底到3月中旬,北上资金流出力度很大,2月21日到3月19日净流出11021亿元,尤其是3月份以后,各种因素冲击下,北上资金流出力度明显加大,一个交易日净流出就可以达到上百亿元,截至3月20日,北向资金3月份累计净流出699.45亿元。一方面是减持A股回流本国应对资产价格下跌补充保证金,另一方面是汇率下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个时候,如果任性下调LPR利率,有可能加剧人民币汇率下跌预期,北上资金有可能加大流出力度,反而不利于股市的稳定,尤其是权重白马股下跌压力更大,对指数拖累明显。3月20日,LPR利率不变,人民币汇率上涨,加上富时罗素指数权重从15%提高到25%,北上资金一改往日净流出态势,出现了净流进,当天净流进17亿元左右,以茅台为首的白马股出现明显上涨,稳定了市场指数。
利率下调并不是万能良药。
最近美联储开启了新的降息扩表宽松政策,可是降息扩表带来的是股指期货跌停熔断,并没有激发市场做多热情,尤其是银行保险成为下跌的主要力量,这给市场敲起了警钟,降息和货币宽松也是有副作用的。
自从LPR改革以来,市场担忧净息差减少就没有停止过,银行走势也就没有提振过,新年伊始,MLF利率下行10个基点,直接导致1年期LPR利率下行10个基点,五年期LPR下行5个基点。2020年2月一般贷款利率为5.49%,较2019年12月下降25个基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LPR的降幅。而且2月LPR下降的效果也将在3月份有所体现,即3月份贷款利率有较大概率会继续下降。可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MLF资金在银行负债端占比并不大,银行负债主要是存款,在存款没有下调基准利率下,继续下调LPR利率,会引发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会影响银行利润增长,这就会导致银行股价进一步下跌。
银行是市场权重很大的一个金融板块,银行下跌,上证综指就别想走好,实际上银行股价下跌已经拖累了上涨综指的表现,银行是需要支持实体经济,但支持实体经济让渡部分利益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需要保证银行利润合理增长,如果没有利润合理增长,银行也就不能依靠利润留存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反而不利于银行业务开展,不利于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需要稳定银行股价,不能出现绵绵不断的阴跌,银行股价下跌影响银行的一级核心资本补充。
央行九月份降准释放资金8000亿元,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150亿元,3月份定向降准释放资金5500亿元,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85亿元,LPR利率一年期已经下行了15个基点,即使加上央行调低MLF利率10个基点,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根本不足以对冲LPR下行带来的利差损失,银行已经是拿出自己的利润在补贴实体经济,如果继续下调LPR利率,对银行利润影响是比较大,对银行也是显失公平的。
银行是金融的核心,银行稳,金融才能稳,实体经济也才能得到银行更多的支持,现在银行已经普遍跌破净资产,通过资本市场补充一级核心资本难度已经很大了,这是不利于银行稳健发展的。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需要一个利率传导的时间,而不是希望立竿见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指出LPR以5个基点为最小调整步长的计算规则是较为科学合理的,马骏认为“3月中旬宣布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每家银行的影响不同,部分银行已因此下调了自身报价,但尚未达到使LPR整体下调的阈值。”新年伊始LPR利率下行10个基点,已经超出5几个基点的阈值,属于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置,后市下调LPR应该与银行负债端成本同步下调,保证银行利润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