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崩了!4.1%回报的工行理财都爆雷,40亿就这样打水漂!


 这个年代银行理财也不再安全了!

 


提到理财,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银行理财。一说起银行理财,很多人认为那是银行储蓄的升级版,只是收益更高而已。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又一款银行理财暴雷了。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聚鑫”系列1-25号理财产品,全部违约,产品总规模或超40亿元。

 

 

这件事还得从今年二月份说起,当时在五大银行之首,号称宇宙行的工商银行推荐下,不少客户购买了这类理财产品。100万起投,6个月到期,利率4.1%。

 

不管是投资大佬还是理财小白,都会懂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回报率越低,往往意味着风险越小。相对那些8%,10%的回报率,4.1%可谓风险小的很。

 

当时,又正值疫情期间,生意不好做,投资更是拿捏不准。于是,在银行经理一句“你还信不过银行吗?”的说服之下,很多人本着行情不好,能赚一点算一点的心态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

 

然而,半年后,正当投资者满心欢喜期待大丰收的时候,事情出了意外。8月9月10月,连续三个月发出公告表示延期完成兑付。甚至一度传出,不仅收益全无,就连本金都要缩水40%。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我并不意外。

 

因为毕竟现在有的银行自己都要倒闭了,银行理财出点事情算什么啊。

 

可能有些人,不明白银行倒闭和银行理财有些什么关系,我来给大家唠唠。

 

大家想一下,银行做什么生意的?左手从储户这边低利息拿钱进来,右手高利息贷款给企业,赚利息差的。赚得爽歪歪的。

 

银行商业放贷率是4.35%,而银行最新定期一年存款年利率是1.95%。差价2.4%,就是银行的利润。不要小看这2.4%,2019年工行的总存款是23.12万亿,你再算算2.4%的利润有多大。

 

如果是一家好企业,大家觉得银行会不会直接贷款给它?如果这家好企业可以从银行那里贷得到款项,还会大费周章的通过理财产品去要钱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银行都会放贷,银行会筛选,对于那些信用好,盈利高,明显能收回钱的公司才会放贷。那么对于那些贷款之后,银行可能收不回钱的公司怎么办?

 

钱银行想赚,风险又不想担。

 

于是,银行将那些公司包装成理财产品,再诱导客户购买,这样一来,银行把钱装进了自己口袋,风险却被投资者承担着,两全其美。

 

而现在银行自己放贷,有些小银行都把自己放得倒闭了,像是包商银行这样,大家认为这些银行理财产品会怎么样?

 


所以大家能够看到这些年,此类银行理财暴雷的事件,那是层出不穷。

 

比如去年,招商银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他们旗下的钱瑞app,推出了一款理财产品,收益也不高,5%左右,是大家可以放心购买的好产品。

 

结果项目逾期,无法兑付,9000用户加起来共损失了14亿。

 

不少受害者投诉招商银行诱导消费者投资,宣称低风险100%偿还本金。事发之后,招行发布澄清声明,表示早已与钱瑞app终止合作。

 

而钱瑞app,则表示自己这一方只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招行和钱瑞,互相甩锅,而吃亏的就只能是老百姓了。

 

你以为你在银行买了个心安,最后发现更像是诈骗。

 

比如2017年,北京民生银行的一家支行行长,伪造了款假产品,卖给了150多位私人客户,总规模超30亿,合同还盖了公章。

 

结果一次偶然,有人碰巧去别的银行询问有没有类似这款理财产品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民生银行发行的产品,而是“飞单”。

 

再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旗下的原油宝理财产品更是成为了中国银行理财史上最大的坑。100万买了原油,最后不仅血本无归,还会倒欠几百万。你说气不气人。

 


如果说只是一两起银行理财出了问题,我们还能理解。但问题是,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和警惕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出现问题?

 

据我了解,很多人本来只是想去存钱,结果被银行经理一顿洗脑,“收益高,风险小,银行你还信不过”,最后稀里糊涂就买了理财产品。

 

而银行经理的套路不仅于此,夸大收益,不谈风险更是他们一贯的骚操作。

 

 

曾几何时,老一辈的人都信奉把钱放进银行里,才是最安全的。而如今,就连银行都信不过了,我们还能信什么呢?

 

不知道大伙有没有什么理财被坑的经历,大伙留言告诉我,让被银行坑的朋友心里平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