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的遗憾:“康西草原”——再说旅游创意策划的力量


魏小安的遗憾:“康西草原”

——说说旅游创意的力量

  在1987年的时候,我曾做过一个策划,仅仅一个创意,就成就了北京延庆,成为至今游客不断的一个旅游目的地。不过,这个策划至今让我觉得,很对得起延庆人,但对不起北京人。

  当时,有一个同学在延庆当县长,他来找我,说那里有一个西荒滩,在官厅水库边上,36000亩,看能不能做点文章。我们开了辆破吉普车,在荒滩上走。一不小心陷进去了,然后下来推车。一下把裤子给绷了,当时我是捂着屁股上车,对司机说赶紧找个地方买条裤子。可是附近连买裤子的地方也找不到。其实,这个地方也没什么可看的,就一片荒滩。想想,这弄点啥呀?琢磨来琢磨去,弄了个康西草原,因为它在康庄的西边。后来回到北京,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个策划,画了张图,就完事了。我告诉他们,这个事儿得先宣传。于是,他们就在那个周六的《北京晚报》上登了个“康西草原”的广告。“康西”与“康熙”谐音,很多人一听,都以为是康熙皇帝当年狩猎的地方。周日,大批的人就去了。当年就接待30万游客。去的人,回来没有不骂的,“还叫康熙草原?”打那以后,我就没去过,但一直很关注。应该说这个策划是无成本高效益的。我设计了“康西八景”,说法都挺动人,比如说,从公路边到官厅水库,有一条小道弯弯曲曲,就叫“边城古道”;水库中有一个小岛,岛上有破房子,这又是八景之一,叫“潮打空城”;抬头一看,有一片山,这又是一个景点,叫“西山紫云”。就这样,无中生有,设计了八景,康西草原就成立了……

  这可以说是一种无中生有之作。没什么原因,我到那儿一看,就有那种草原的感觉。也是因为,北京的确缺草原这玩意儿。而且,1987年旅游才刚刚开始,很多人都觉得旅游很新奇,所以那个时候有个地儿就能一呼百应……

  从魏小安先生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领悟到旅游创意的力量、旅游策划的作用。国内不少地方的旅游业,就是这样拉开帷幕的:只有策划、没有规划(例如丽江市,直到2003年才编制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无数成功案例证明,优秀的旅游策划可以集思广益、指点迷津,起到“芝麻开门”“点石成金”“一举成名”“妙手回春”“四两拨千斤”“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首发:李庆雷、王双全《旅游创意策划:原理-方法-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