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增值行动走进宾川—宾川农业故事多


“彩云之南,群山之间”,2019年8月3日,全国大型三农电视主题活动“富岛 翔燕 中国化肥增值行动”采访组,在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主持人小超的带领下,走进美丽的大理州宾川县。见证在“减肥增效、化肥零增长“政策下,当地农民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在降低化肥施用量同时,实现农产品质与产量升级,助力实现农业增值的典型故事。

这两位宾川典型,一位是每亩石榴收入5万的解飞鹏,一位是35亩柑橘园年收入近40万的农场主王仲明。


 

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采访小组走进美丽云南

“富岛 翔燕 中国化肥增值行动”走进“中国水果之乡”宾川

宾川县为云南省大理州下辖县之一,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沙江南岸云贵高平原西南部,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空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充足并且干旱少雨,同时这里昼夜温差大,而这种独有的环境让宾川的水果拥有糖分高、水分足、口感好的特点,素有“南国吐鲁番”之称。而宾川当地主要种植的水果有石榴、柑橘、葡萄等。今天摄制组就来到了宾川县金牛镇河夹庄采访到一位石榴种植户,名叫解飞鹏,今年51岁,种了大约7亩石榴园,主要是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与“红宝石石榴”两个品种,而现在正是石榴成熟的最后时期果熟期。


 

 

51岁石榴种植户——解飞鹏

1亩石榴效益近5万,农业“增值”住上乡村别墅

现场编导采访得知,解飞鹏的7亩石榴在前不久已经被外地的客商以每斤6元的价格提前预定,品质好不愁卖。现场解大哥告诉编导,他是富岛复合肥的忠实粉丝,科学使用富岛,今年他的化肥用量在减少,投入成本降低不少,但石榴的品质却并未受到影响,效益非常好。

那么7亩石榴园效益究竟能有多少呢?

解大哥给我们编导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石榴投入肥料成本大约在2000元左右,7亩地肥料总成本就是14000元。解大哥还说,自己家石榴园一共7亩地,其中我们采访所拍摄的3亩地树龄已经达到5年,开始进入丰产期,预计每亩地产量约9000斤,剩余的4亩地,树龄为3年,还未全部进入丰产期。预计今年3亩地石榴总量约在3万斤左右,按每斤市场收购6元计算,这3亩地石榴能够为他带来18万的收入,平均每亩地接近5万元。再刨去成本与其它的人工费用后,算下来解大哥3亩石榴园一年能为他带来15万左右的纯收入。而解大哥很有信心的说,等明后年7亩石榴全部进入丰产期后,7亩石榴保守估计,他的年收入预计超过30万。


 

 

 

 

解飞鹏石榴园里又大又红的石榴

据解鹏飞介绍,自己在种植过程中要想长出高品质的石榴,最终离不开高品质的复合肥,他从开始用富岛增值复合肥料至今已经六年多的时间,富岛不仅给他带来投入上的降低,也为解鹏飞带来了高回报的收入。

石榴园现场,编导也问到对“增值”两字怎么理解,解大哥说,增值对于他来说就是提升石榴的品质,让自家的石榴多卖钱,而自己的小日子也会得到增值,采访结束后,解大哥还带我们去他的乡村别墅参观,通过辛勤劳动,种植优质的农产品,解大哥有非常不错的收入,2015年他开始投资60万元,在自家的宅基地上修建了这所乡间别墅,他告诉我们,这都是农业增值给他带来的变化。

他的家共由一个院子和一个小楼构成,小楼共3层,400多个平方,宽敞明亮,解大哥一家5口人共同居住在这里,他告诉我们,在这里居住他感到很幸福。


 

 

 

解飞鹏的乡村别墅

减肥增效提品质,35亩柑橘年收入近40万

结束解飞鹏采访,编导又来到宾川县力角镇长坡岭,拜访一位柑橘种植户,名叫王仲明,编导一进他的合作社,发现院子里都是小猫,现场了解到,这些小猫都是他收留的流浪猫,而王仲明把他们当成了宠物,除了小猫是他的宠物外,满山的柑橘也是他的另一种宠物。编导了解到,王仲明半路出家种柑橘,从2006年投身农业,一路摸爬滚打到今天成为一位合格新型职业农民,多年工作王仲明对农业深有体会。

如今他的农场已经在宾川正式注册,已小有规模。他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经过10多年的柑橘种植,现在柑橘园大约有35亩,柑橘树大约3000棵,产量大约有20多万斤,每斤的价格大约在3块多,每年能为他带了五六十万的收入,刨去成本纯收入也近40万元。


 

柑橘种植户——王仲明(右)

王仲明说,要想种植高品质的柑橘,可持续施肥很重要。以前在柑橘的施肥上都是采用撒施然后再进行灌水,而肥料的利用率是非常低,容易造成肥料大量的浪费。为此王仲明去年为自家柑橘园装上喷灌系统,从而降低肥料浪费,提升利用率。

现场王仲明为编导算了一笔账,以前撒施一亩地最少要用一袋复合肥,现在每亩地只需10公斤复合肥,30亩柑橘使用喷灌设备,减少肥料成本的同时又降低人工成本,肥料施用量减少,但肥料利用率却并未降低,合理施肥既保护土壤,同时也保证柑橘品质,通过新型技术与肥料相结合,仅仅柑橘种植,在减肥增效同时也让王仲明年收入轻松接近40万。

如今王仲明一直使用富岛产品,他说富岛水溶性完全满足他喷灌要求,且富岛产品质量稳定,给他柑橘种植带来帮助。他认为自己选择肥料,很看重产品生产企业,富岛生产企业是大型央企,值得信赖。


 

王仲明接受采访

传统复合肥发展遇瓶颈,富岛“增值技术”新型产品受青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宾川市场为样本我们发现,如今在宾川当地农资市场竞争激烈,复合肥种类繁多。同时,由于近几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一直发生转变,在宾川主体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比如葡萄、柑橘、石榴种植占主体,当地农民收入不错,所以很多农户对于产品的价格并不太敏感,大家都希望使用新型的高品质的产品,贵点不怕就怕不好。所以很多传统的技术落后的复合肥产品,在宾川当地竞争力不足。

另外,宾川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区,滴灌和喷灌的使用面积逐年加大,现在甚至会占比80%左右,水肥一体化越来越明显,撒施的时长越来越小,所以对于水溶性不足的传统肥料也存在很大挑战。但是具有技术亮点,能给老百姓带来技术增值的产品就会受到大家的青睐,而富岛增值复合肥就是其中一款。


 

富岛增值理念,结合国家政策与时俱进,赢得未来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复合肥在宾川当地甚至全国很多区域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随着农业生产设备的先进化,对于肥料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传统复合肥到现如今对于复合肥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全面,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赢得未来。

前面文中也说到,据调查,在宾川当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主要柑橘种植户都采用喷灌式的施肥方式,而大部分的传统复合肥水溶性较差,不适合运用于喷灌,从而影响是施肥效果。我们在王仲明家也了解到,他家的柑橘种植已经完全使用喷灌施肥,他认为一款适合喷灌的肥料至关重要,他选择了富岛,富岛增值复合肥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这一点满足了王仲明在柑橘喷灌施肥上的需求,这不仅让他告别了传统的撒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肥料用量,肥料用量从之前每亩40公斤到现在每亩10公斤,而肥料效果却并没有减低。减少了化肥用量同时也保护土壤,提升柑橘品质。而这些收获都是由富岛的“增值理念”带来的变化。


 

富岛增值技术更“安心”,全靠“聚氨锌”

中海化学是中国海油旗下以化肥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兼营化工产品的业务板块。中海化学现拥有海南、内蒙古、湖北、河北及黑龙江5个生产基地。

富岛锌复合肥拥有3大技术特点,“聚”:低聚合磷酸铵技术,有效减少磷的固定,促进钙镁等中微量元素利用;“氨”:聚合氨基酸的生物刺激和有机碳技术,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锌”:微量元素螯合与复配技术,通过化学螯合添加锌、硼等微量元素,产品养分形态更稳定、活性更高。说到对“增值”的理解,云南中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思海告诉我们,他对于“增值”的理解就是通过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提升化肥的质量,让更多的种植户降低投入成本,减少化肥施用量,做到“减肥增效,提质增产”。


 

采访中偶遇种植户观看《中国农资秀》节目

两个典型两本账,增值农业故事多

通过与宾川两位典型的交流,通过解飞鹏与王仲明的故事我们得出结论,实现化肥零增长最终要通过技术革新把增值的理念落实到田间地头,只有通过更好的技术升级,使得产品提升利用率,才能保证用户少投入多产出,才能更好的实现减肥增效的国家政策。

在宾川通过采访我们看到了很多农民减肥增效的增值故事,我们想像这两位典型农民的故事,在宾川还有很多。而作为“增值技术和增值理念的创造者”的中海化学,作为央企,实现减肥增效有着天然的社会责任,同时他们也是通过“增值技术”,落实减肥增效国家政策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