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闻此经,皆可得度
【原文】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1],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2],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3]。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章旨】
返闻自性,是真行者。返闻自性,即闻佛名。得见自性,是名大利。唯此一路,能脱诸苦。
【译文】
佛语弥勒:“若有众生,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相应,当知是人,得大利益,获诸功德。是故弥勒!假使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闻是经典,欢喜信乐,受持读诵,依教奉行,即得超越,大千火灾。所以者何?诸多菩萨,欲闻此经,历经尘沙,终不能得。若有众生,得闻此经,于无上道,即得不退。是故应当,至心信受,依教奉行。我今宣说,如是经法,令诸众生,得见彼佛,及其国中,一切所有。愿生彼国,皆可求生,莫待我灭,复生疑惑。当来之世,正法隐没,我以慈悲,特令此经,住世百岁。若有众生,得遇此经,随意所愿,皆可往生。”
佛告弥勒:“如来出世,难值难见。诸佛经教,难见难闻。菩萨妙法,及诸波罗蜜法,得闻亦难。遇善知识,依止修行,此事亦难。闻此经典,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于此。是故我法,如是而作,如是而说,如是而教,有缘闻者,应当信受,如法修行。”
【释义】
问:“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是人,得大利益,获诸功德。”如何是“得闻彼佛名号”?
答曰:一念回头一念佛,念念回头念念佛,蓦然回首绝对待,法界全体皆是我。莫把听见“无量寿”这个名字当作“得闻彼佛名号”。借着“无量寿”这个名字,得见“无量寿”这个实际,是名“得闻彼佛名号”。借名而知实,是名闻佛名。
世人错误地认为,听到了“无量寿”这三个字,就是“得闻彼佛名号”。于是,口念“无量寿”的名字,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这个名字,借此因缘,往生极乐净土。若是这样便是“得闻彼佛名号”,那么,我们便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播放“无量寿”这个名号,让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众生,都能听到这个名字。这样,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众生,岂不全都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念佛不是喊他,而是“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闻彼佛名号”也不是闻他名号,而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念,即一心向往,一心回归,就像流浪在外的穷子思念自己的家乡。佛即妙明真心,佛即自心本性。莲池大师告诫世人:“自性本来是佛。”念佛,就是借助于念佛名号,反观观自心,反闻闻自性。如是而念,如是而闻,是名念佛名号,是名闻佛名号。
若人念佛,向外喊他,即使念得光影交错,佛在目前,那也不是彼佛现前,而是幻觉现前。《楞严经》云:“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4]
彼佛不是他,正是诸人“本真的自己”。莲池大师云:“念佛即是念心。”[5]又云:“终日念佛,终日念心。”[6]又云:“阿弥陀佛,全体是当人自性。”[7]
经云,“得闻彼佛名号”,则“具足无上功德”。既然如此,即今学人,已闻“无量寿”这个名字。试问:“具足无上功德”了么?何以未具无上功德?只因错解了经义,把彼佛当成了他人,把念佛当成了喊他。终日念佛,终日外求,如此而念,喊破喉咙也徒然,诸佛现前皆是幻。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借助于念佛名号,借助于闻佛名号,化解心中的妄想,求见此心的面目,是名念佛名号,是名闻佛名号。莲池大师云:“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8]
持名,即是持此一心。闻名,即是闻此一心。若不借助于持名念佛,反观观自心,反闻闻自性,则不名念佛名号,则不名闻佛名号。
自心具足一切功德,自心具足一切庄严。既然回归了自心,既然明悟了自性,那么,这广大无边的妙明真心,即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我”,“我”即是这个广大无边的妙明真心。这时的“我”,这时的“心”,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庄严。
持名念佛,心念耳闻。借此方便,脱去妄念。如是而念,如是而闻,是名闻佛名号。如是而念,如是而闻,功至极处,打破乾坤。于此当下,若是认出了这个清净本然的自性妙体,是名见佛实际。切莫口喊虚名,向外求他。口喊虚名,向外求他,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问:有人云“小念见小佛,大念见大佛”。此是何义?
答曰:有人看了“小念见小佛,大念见大佛”这句话,便会心想,默念佛号,见到的佛就小。出声念佛号,见到的佛就大。大声念佛,见到的佛就更大。因此,大声念佛,求见大佛。结果,佛还没有见到,反而伤了气,毁了身体。
印光法师云:“《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印光法师的话,意在令人精进念佛。印光法师的用心还是好的。然而,学人借着印光法师的这话,却产生了一个见解上的错误。所以,我们针对“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这种说法,略作说明。
印光法师说“《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我们查遍了《大集经》,及所有的经典,皆无有此说。印光法师又说:“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我们查遍了古德语录,皆无有此说。
关于念佛与见佛,《大集经》有这样的记载:“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念其余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余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彼佛身形三十二相,于一一相,亦念亦观,皆令明了。随所见相,见青光明。于彼光相,专精系意,无令心乱。”[9]
《大集经》的这段经文,分明是说“观相念佛”,而不是说“持名念佛”。既然是观像念佛,既然是“念佛身相”,那就不涉及大声念、小声念的问题。既然不涉及大声念、小声念的问题,就更谈不上“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的问题。
持名念佛,是借助于持佛名号,隔断妄想,脱去幻尘。妄想断时,根尘脱时,于此当下,得见自心实相。
观像念佛,是借助于观想佛像,隔断妄想,脱去幻尘。妄想断时,根尘脱时,于此当下,得见自心实相。
持名念佛,或观像念佛,只是隔断妄想、脱去幻尘的方便法门。在过来人的指导下,借助于持名念佛,或借助于观像念佛,如法修行,皆可花开见佛。然而,花开,却不是水里的莲花开,而是我们的心花开,而是我们的智慧花开。所见之佛,也不是或大或小的对象化的他,而是无形无相、遍含万相的自性弥陀。花开见佛,是心花开敷,见自性佛。自性无相,岂有大小?故云法身无相。
如何是诸佛法身?遍含万相的无相真心,是名诸佛法身。唯此一心,具足一切功德。唯此一心,具足一切神通。
《大集经》所说的“念佛”,这个“念”,也不是口舌音声之“念”,而是“回归自性”之“念”。若把《大集经》的“念佛”之“念”,当作口舌音声之“念”,那就是成了持名喊他,那就成了心外求法。持名喊他,心外求法,大声念佛,求见大佛。如此而念,喊破喉咙,亦是徒然。
问:“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10],终不退转”。如何是得闻此经?
答曰:无字是真经,一切有字经典,皆从此经出。此经是正眼法藏,此经是涅槃妙心,此经是无量寿,此经是本来面。诸人得闻此经否?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这个无量寿,这个本来面,若能一见见得,不再疑惑,是名“专心信受”。见闻觉知,行住坐卧,一切作用,悉皆契合,是名“持诵说行”。若不信此经,若不闻此经,纵然看穿故纸,那也只是个拣黑豆的人,而不是闻此经的人。
问:《无量寿经》这部文字教典,还是此经否?
答曰:一切文字教典,皆从此经出,岂能不是此经?泛波示水,兴言示心。全波即水,言语皆心。《无量寿经》,岂能不是此心?岂能不是此经?
《圆觉经》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11]
这里所说的“大陀罗尼门”,不是某个具体的密咒,而是我们的圆觉妙心。这个圆觉妙心,流出的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即是自心的化现,也包括文字教典。
《大庄严经》云:“我所说诸经,此经为最胜,一切诸如来,皆从此经出。”[12]
《大般若经》云:“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佛世尊,皆从此经生。”[13]
这里所说的“此经”,不是某一部具体的文字教典,而是我们的无相真心。过去诸佛,悟此心而成佛。现在诸佛,悟此心而成佛。未来诸佛,悟此心而成佛。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痛苦剧增,无以复加。无以复加,继续复加。此时,极度痛苦之人,呼天叫地,求神拜佛,求他保佑,脱离苦厄。有此心态,可与《无量寿经》衔接。衔接之后,步步回归,即可往生极乐国土,亦名往生自性净土,亦名往生自心净土。《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4]这分明是说,心即是土,土即是心。离心之外,更无别土。蕅益大师云:“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15]莲池大师云:“弥陀即自性弥陀,所以不可不念。净土即惟心净土,所以不可不生。”又云:往生净土,“生于自心,故不往而往,名为往生。”[16]
《无量寿经》,一语双关,既有表面义,又有深层义。世人读经的时候,他所想的那些事,他所想的那个景,便是对极度痛苦的一种代换,也是对极度痛苦的一种抚慰,也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寄托。
学人从“极度痛苦,求佛保佑”这个因缘开始信佛,这种因缘,这种状态,也可以说是“经道灭尽”时。这时,与人说自心实相,与人说唯心净土,皆不当机。这时,《无量寿经》,便能与人衔接,便能满足人们求抚慰的心理需求。然而,读者的这种妄想,只是佛法的表面义,却不是佛法的究竟义。
对于一个有佛教文化潜力的人来说,他迷信得越深,他的动力也就越大。他了解得越广,困惑也就越多。迷信与困惑,交织在一起,这正是证悟佛法所需要的内因。譬如,未信之时,不知娑婆世界、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极乐世界等观念,更没有往生极乐的愿望。信了之后,便知道了娑婆世界、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极乐世界等观念,同时,也更增加了他的困惑:天堂地狱,真是这个样子吗?极乐国土,真是这个样子吗?往生极乐国土,真是从莲花里出生吗?极乐世界也有莲花吗?莲花真的会生人吗?总之,无论经典上怎么说,这都是他未曾经历的,这都是他困惑不解的。
随着迷信、认知、困惑的加深,这个人就从末法时代而渐渐地进入到像法时代。这时,他参究佛教经典,他懂得了很多道理。但是,他所认可的道理,都是他未曾经历、未曾实证的,所以,他所信仰的,他所知道的,正是他所困惑的。有了这些困惑,就得解开这些困惑。解开这些困惑,依靠思维想象,依靠偶像崇拜,那是解不开的,唯有亲修实证,方能解开内心的困惑,所谓“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随着认知与困惑的加深,这个人便从像法时代而进入正法时代。所谓正法时代,就是心地法门,心地用功。用净宗的方法来说,那就是持名念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以证为期。当他证悟到这个空性时,他就会发现,这个空性,本来清净解脱,这个空性,本来妙用无边,这个空性,正是真实的自己,所谓西方只在目前,净土总是当下。净土世界,这是一个“原本的真实”,非假人为而成。我今证此,只是回归了这个“原本的真实”,只是回归了这个“真实的自我”。
可见,佛法的修行,这是一个倒行逆施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末法阶段。不懂佛理,但求保佑,重视灵验。
第二阶段,像法阶段。懂得佛理,只在意识,同于画饼。
第三阶段,正法阶段。心地法门,心地用功,但求实证。
第四阶段,证悟阶段。身心寂灭,根尘脱落,触缘顿悟。
《无量寿经》的表述方式,普摄群机。迷信者可借此而入,说理者可借此而入,修行者可借此而入,证悟者可借此而圆。
[1] 此经:文字犹如手指,实相方是月亮。文字经典所指的那部实相经典,方是此经。
[2] 无上道:大道无形,自性无相。大道即自性,自性即大道。自性即是无上道,彼佛即是无上道。
[3] 专心信受,持诵说行:专心信受,不是信受一个对象,而是明了自性,不再疑惑。持诵说行,不是念诵经文,依文而行,而是依此妙体,起诸妙用。
[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九。《大正藏》第十九册,第一四八页上。
[5]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一。《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〇六页中。
[6]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一。《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〇六页中。
[7]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一。《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〇四页下。
[8]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一。《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〇六页上。
[9] 《大集经》卷四十三。《大正藏》第十三册,第二八五页下。
[10] 无上道:大道无形,自性无相。大道即自性,自性即大道。自性即是无上道,彼佛即是无上道。
[11]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一。《大正藏》第十七册,第九一三页中。
[12] 《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二。《大正藏》第三册,第六一七页上中。
[13]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七十七。《大正藏》第七册,第九八一页上。
[14] 《大正藏》第十四册,第五三八页下。
[15]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第三六四页中。
[16]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四。《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六八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