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五一劳动节早就不是当年的概念了!


 我们的五一劳动节早就不是当年的概念了!

 

----一位朋友说我们社会今天已经将‘劳’等同于岗位收入概念感慨

汪华斌

  昨天五一国际劳动节没有事就到处散步,不想遇到一位朋友也是无目的地散步;就问他为何今天‘五一节’没有出去玩,而只是在这里到处散步。这位朋友说自己如今每月才2000多元的养老金,所以是吃了就没有玩的;而想玩就没有吃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自己只能这样到处散步而‘动’;因为我们今天社会的‘劳’等于岗位收入的概念,而我们这些虽然动但却是没有收入的人充其量只能是‘动’;这是我们这些‘动而不劳的人’能做到的事。而那些平常拿高收入的人都是我们社会‘劳而不动的人’;所以这五一放假了就有钱而且有时间出去‘动一动’了,这就是今天中国人不同‘动’的概念

  我没有想到的这劳动分离的解释,而正好说明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人;那些‘动’而没有收入的人,难道不就是那些‘动而不劳的人’吗?因为你这‘动’永远与收入没有关系。相反我们今天那些高收入者并没有‘动’,然而其高收入却到手了;这难道不就是‘劳而不动的人’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改革开放使我们社会的‘劳动’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才出现了我们中国大地到处都‘动而不劳’与‘劳而不动’的不同人群。而这两群人对‘五一’的态度肯定是不同的,因为‘动而不劳’的人对五一没有感觉;知道自己的日子还是如此地‘动’。而‘劳而不动’的人对五一高兴,因为这是放假的日子;这样自己平常的收入就可以消费了,这就是差别。

  我们知道五一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当时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换来了这个节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全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所以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纪念;每个国家都很重视它,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南非。

  今天我们社会的五一节再也不是工人阶级的节日了,因为我们今天放假的主力军再也不是工人阶级;而是体制内的人,这成为了中国特色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当年的工人阶级普遍都在享受着低收入的‘动而不劳’;而今天的高收入者再也不是工人阶级了,而是中国特色体制内的‘劳而不动’者。这些人享受着中国特色的高收入,然后再享受着这五一小长假。这不是对当年工人阶级斗争的纪念,而是开创中国特色消费的节日;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五一节。

  这位朋友离开后我还在思考劳动分离的概念之时,这时旁边来了另外一位朋友喊我而惊醒了;他问我想什么这么专注,我说在想刚才朋友说的‘劳动’分离的概念。这位朋友竟然说我太奇怪了,难道今天分离的只有劳动吗?他说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实际就是我们老百姓,而现在的‘人民’还老百姓吗?所以‘人民’不是照样分离成‘人’与‘民’了吗?‘人’就是今天的‘官’,而‘民’已经不是老百姓了;所以‘人民’等于我们今天社会的‘官’,这不也是一个‘质’的转变吗?

  虽然我们社会的五一概念发生了本质变化,但我们依然对假期中的劳动者致敬;如那些时刻待命的消防员,那些在是车流中执勤的交警;还有那些起早贪黑的环卫工。这些人的节日与收入没有关系,所以这些虽然不是工人阶级的劳动者却依然叫我们敬佩。相反再看那些节日中的司机,他们那么兴奋的可不是为老百姓服务呀;因为节日经济使他们兴奋。同样兴奋的还有我们的医院工作人员,他们五一坚守岗位就使我们更没有了敬佩之心;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它使我们的五一劳动节彻底变了;起码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的节日了,倒有点是体制内放假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