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机构的运营秘诀——只会送礼(5月12日)


 

平台型机构的运营秘诀——只会送礼(512日)

 

关键词:平台型机构  运营秘诀  送礼  爆款  战略

 

越来越多的服务型机构、产品型的机构,技术型的机构、资本型的机构,都在寻求成为平台型机构的机会。就如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有更多朋友,只有尊重别人的优势才能整合到更多的资源,同样,平台型特色是机构取得大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如何做才能接近成功的平台型机构呢?在贾春宝看来,平台型机构的运营秘诀只在四个字“只会送礼”。具体含义需要倒着理解的效果才好,才是真谛。

 

首先是“礼”。作为平台型机构与成熟的个人一样,礼都是必须要送的,所谓“礼多人不怪”说的并不仅仅是礼数,不仅仅是规矩,而是不空手。让人感觉自己“没白来”。

那么送什么样的礼物呢?礼品设计是个很专业的事情。是需要跳出自我,从对方内心角度出发,去设计的,既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又要考虑接受礼物的人的心理诉求。没有包装拿不出手,过度包装更拿不出手;过于平民化而去追求实用性不可取,过于新奇特而不实用更不可取。

更为需要注意的是:正如“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的境界通常只是初期境界,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却是高级境界,我们逐渐要修炼成为“我们手中无剑,但客户内心感受有剑”的境界。“礼品”通常仅能建立浅层次的联系,交情深的通常都没有礼品,或者拿不拿礼品,拿什么礼品都没区别,都无所谓,俗话讲“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无事不登三宝殿”,但你看哪个子女回家看爸爸妈妈为了带什么礼品而发愁的?

 

真实情况是,商品经济社会,把一切都赋予商品属性,为了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而“炮制”出了各种节日,而节日就需要被纪念,纪念就需要有纪念品,就需要有仪式感,比如不仅把“光棍节”转变成为“购物狂欢节”,把企业年会变成“618”之类的店庆,不仅有情人节,而且有“白色情人节”,把父亲节母亲节赋予商业属性,并提升到“道德绑架”的高度,似乎不送父母礼品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对于亲情,如此反而是一种亵渎。

礼品是通过满足客户的浅层次的需求,去挖掘客户深层次的需求,逐渐建立信任感的必要条件。所以礼品是走向彼此内心的钥匙与敲门砖,不能没有,却又需要适可而止,而如何掌握度的问题,是有艺术特色的问题。

 

“送”是指馈赠,不仅仅是产品(试用装)而且包括荣誉,不仅仅有内容,也有形式与包装因素,这不仅包括针对所送的东西本身的包装,还有“送”的场合以及所送的仪式感和对于这样的场合的包装问题。仪式感很重要,可以让不值一文的东西身价百倍。这不仅需要有送与接受的双方,而且包括做见证的人以及做传播推广的人。这个仪式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所谓“会”不仅指适可而止的专业性,也是指会议营销的形式,通过会议与主题活动等方式做批发,通过吸引更多关注到事件,而关注那些参与其间的个人与机构,关注核心客群,从而通过再次聚焦到事件经营,提升时间利用率。

 

 所谓“只”是对核心的限定,是聚焦并做到极致,认准核心定位,针对核心诉求,推广核心产品,打造核心优势。

每个机构都有基本定位,定位简单清晰,是指在平台的基础上,做相对单一的市场定位。而定位也必须线上与线下结合,功能与价格结合,服务与产品结合才有效果。一个没有主营业务的平台型机构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与线下的机构结合起来,才能有生存空间。

所谓核心诉求是瞄准痛点,解决目标客户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有决策前的调查与策略制订。找到核心目标客群,深入挖掘其核心需求与痛点。

打造核心优势,是深度挖掘自己的独特销售点,将其作为竞争壁垒去经营,并通过媒体和活动传播,让自己的形象更深更广地根植于目标客群的心中。

核心产品是所谓的爆款。对于爆款产品,市场有明确的定义。爆款是指在商品销售中,供不应求,销售量很高的商品。通常所说的卖的很多,人气很高的商品。至于如何研发出爆款,是否能成功地被市场认知认可,这却是更为专业而深刻的话题。

 

贾春宝

2019512日星期日

 

更多文章,尽在:http://bekings.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