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把人“逼死了”? 学生为此服毒自尽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赵某4月19日回学校递交毕业论文后失联,4月22日被人发现殒命宝鸡南山,“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为服毒自尽”。

学校回应说,目前尚未发现李老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存在违反师德师风和教师行为规范等问题,事件诱因尚不明朗,学校正在组织全方位调查。也欢迎知情网友和人士提供有价值线索。如果存在有关教职员工违法违纪现象,学校将依法依规作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详情: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赵某论文指导教师李某先后对其论文进行了多次指导。2019年2月26日8:28,李老师通过微信同意赵某论文选题。3月6日19:30,赵某给李老师发来论文初稿,3月7日15:47,李老师通过微信语音给赵某提出了论文指导意见,语音时长508秒。4月8日19:40,赵某通过微信给李老师发来论文二稿,4月9日21:24李老师微信语音给赵某回复了二稿论文指导意见,语音时长473秒。4月14日17时,赵某通过微信给李老师发来论文三稿,4月16日16:21李老师对赵某论文进行了语音指导,语音时长46秒。4月17日9:57,赵某给李老师发来论文新提纲,李老师同意。4月18日15:22,赵某给李老师发来论文四稿。

4月19日10时许,赵某同同班潘某、刘某两位同学来到学校提交论文,学校因准备第二天招录公务员笔试考场,教学楼封闭,李老师在学校北门值班室给赵某等三位同学进行了论文指导,指导过程中双方语气平和,未出现争论等不当言论,李老师告诉赵某论文在五一前提交就可以,赵某离开时情绪稳定。

论文把人“逼死了”?

虽然事件在进一步调查当中,但是写论文能把人难死的说法还是头一次看见。

中教数据库作为一个学术平台,接触了很多投稿论文的教育学者,他们认为写论文并不难,难的投稿。为什么在校生感觉论文难呢?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平时没有相关的论文写作练习,第一次写论文的仪式感太重,导致写作寸步难行;

第二:年轻人火气旺,很难理解导师的论文修改建议,认为让你改就是跟你过不去,有意为难,最后导致论文一拖再拖;

第三:在校生没有太多的实验数据,只能结合自己的知识和一些图书馆的实验数据去写论文,这样的论文质量肯定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