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否已经企稳?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人们纷纷解读。核心问题只有一个:经济是否已经企稳?
我的答案是:增速企稳稳中有忧。或者说:表面企稳,实际未稳。
首先还是先看看一季度各项数据
1、GDP同比增速6.4%,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好于市场预期(市场普遍预期6.2%或6.3%)。远低于去年同期(去年一季度6.8%)。
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预期5.6%),好于上季度(5.3%)
3、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预期8.3%),上季度8.2%
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预期6.3%),上季度6.1%
5、房地产投资23803亿元,同比增长11.8%,上季度11.6%
其中住宅投资17256亿元,增长17.3%,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2.5%。
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6%,上季度5.9%
7、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4%,上季度4.3%
8、一季度出口增速同比1.4%,远低于2018年四季度(3.9%)和三季度(11.7%)
单纯从上述数据看,似乎经济已经企稳。然而我们要问:一季度经济超预期表现是如何实现的?答案是:
一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则主要依靠地产投资拉动,稳经济还是靠那位老朋友!
首先,一季度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1.8%,增速较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主要推动力。1-2月,建筑工程投资同比增速达到9.4%,是2015年以来的新高。
其次,3月份施工面积同比增速连续12个月回升至8.2%,创下46个月新高。竣工面积同比增速负10.8%。到位资金: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长9.4%,为21个月的最大值。全国许多地方放松住房按揭贷款政策。
二靠消费拉动,消费拉动又主要依靠地产链消费:家电、家具、装潢等等,还是那位老朋友给力!
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0.9%,跌幅较前期收窄2.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5.6%,涨幅扩大2.8个百分点。
当然,居民收入预期有所改善,价格上涨也拉动名义消费增速上升。
三靠工业生产回升,这可能是4月1日增值税减税方案实施的刺激效果。
其一、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单月增速为14个月来最大增速。当然有春节因素的影响。
其二、一季度工业增加值达到6.5%,比1-2月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第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其三、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制成品工业增加值增速。3月份原材料生产增速大幅上升至10.7%,显著高于制成品增速8.2%
尽管一季度数据看起来不错,政治局会议也不再强调“六稳”了,然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看到经济运行的稳中之忧。
忧在哪里呢?依我看至少有八个方面:
其一、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较上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然而这主要是前值较低,并不意味固投增速大幅度加快。最重要的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较1-2月下滑1.3个百分点,只有4.6%。1-2月本来基数较低,进一步下滑,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长非常不理想。
其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难以持续,失业率没有显著下降。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长5.4%,较去年全年下滑0.8个百分点。吃穿用和服务消费增速下滑明显,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明显。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同比增长16.7%。消费升级确实在加速,但整体消费增速难以大幅增长。
国家近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不允许或不鼓励地方出台汽车限购政策。
其三、地产投资增速难以持续。3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地产销售回升重要源自融资环境的改善,地产到位资金大幅回升3.8个百分点,增速达到5.9%。搞来搞去,还是靠那位老朋友!
其四、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只有1.4%。国际经济普遍放缓,未来出口增速可能继续放缓甚至为负。
其五、数据显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回升,利润总额增速却大幅度放缓。
其六、一季度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6.4%,较1-2月份增速下滑1.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下滑2.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增速持平或走低。说明民间投资意愿依然低迷。一季度固投增长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4.6%,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也说明民间投资意愿低迷,制造业投资85%是民间投资。
其七、上游产业(原材料)涨价和低端消费品价格低迷挤压中游产业(制造业)利润空间。制造业企业利润下滑态势将继续恶化。
其八、固投资金来自哪里?房地产靠按揭贷款政策放松和银行开发贷款;基建投资靠政府债务。
请看: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高达1.2万亿。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额高达8.18万亿,银行新增各项贷款高达6.29万亿,是大水漫灌还是小水滴灌?各位可以自己判断。
毫无疑问的是,如此货币信贷宽松既不可持续,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