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刘茂才
作序
作者要我写序,确实力所不及,因为我并没有在这方面有过研究与思考,但是让我写序是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我只能说是写一点学习的体会,说不上有自己的见解。养心追求健康是一个大众话题,《辩证养心》一书50万字,是一部大众读物,趣味性、可读性较强,更是具有非常强的学术性著作。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分折与研究,并联系养心追求健康这一大众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见解。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既需要物质营养,更需要精神营养,作者对此同样有创新性的研究与思考,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的创新性观点。
养心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要有快乐的心态,而为要有快乐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有为而乐,无为而无乐,所以有为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作者以养心追求健康的这个大主题,从主观的心理,心灵思维等方面同样有独特的研究见解,更从客观的如教育、爱情、权力的运用等同样有独特的研究见解。作者是以研究“养心”问题为主线,其中把心理、心态、心灵、思维、意识、思想、认识、观念或观点等主观东西作为“养心”的主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把“读书”、“教育”、“人生”、“爱情”、“成功”、“用权”和“健康”等客观东西作为“养心”的客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这不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养心”问题研究,而是一种现代的、广义的“养心”学问题研究。
养心最重要的是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是研究人心的学问,人们讲的知人难最重要的是知心难,所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可谓是心学,也可谓是现代心学,其中研究的人心问题是人类社会最核心、最根本、最深次、最需要解决好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有所突破,人的人性、人品、人生及其所包含的许多矛盾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者作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与养心与健康这一个大众性的话题,有深度的研究与论述,论点明确,论述清楚。
作者是以讲故事、讲哲理、讲现实的方式研究理论问题,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求真务实、推陈出新、正反结合、首尾呼应。
总之,我对这一部巨著是高度评价的,至今为此我还没有见过这类著作,所以如能与读者早日见面确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的一部好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刘茂才
2018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