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 人口老龄化加剧,“结婚率降低”是个坏消息
据统计,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有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晚婚甚至不结婚?有人说单身更自由,有人说单身更好找工作……有专家认为,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经济相对更为独立,很多人就会认为婚姻相当一种束缚,家庭更多的是责任,而带来的对个人享受的效益越来越少,结婚率就会下降。(4月1日《中国新闻网》)
此前,我在关注“中国单身现状”时,将其简单地归纳为八点:一是随着婚恋观念的变化,晚婚晚育已不需要政府引导甚至强制;二是女性经济独立之后,不需要因为找个经济上的靠山而结婚;三是包括物流等社会服务水准的提升,女性对男劳动力的依赖变弱;四是独生子女成长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看到同龄人结婚后过得不好,对婚姻望而却步;五是网络社交媒体,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减少了异性现实交流时间;六是性观念的趋于开放,加剧了家庭的不稳定性;七是高房价限制了结婚意愿;八是孩子养育成本增加过快,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生育,进而不愿意结婚。
几天前,我在倡议微博话题“95后成被催婚对象”讨论时分析过,在老龄化加速的当今社会,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从疯狂生育,至严苛到“一对夫妻只能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时代,就已经改变了人民的生育理念。如今实行全面的“二孩”政策,却未见新生儿一下子多起来,说明国人的生育意愿已经大为降低,即使是完全取消计划生育,我想未来人口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但中国最大的人口危机,还不是生育意愿降低,更为可怕的是适龄男女结婚意愿大大降低。十几年前,笔者曾撰文《人口老龄化,未来中国无法承受之重》。如今,低结婚率、低生育率更令“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
备受诟病的“高房价”问题,无疑是结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自己还是父母,总想为自己找一个经济基础相对好一些的。不要说你身处北上广深是在杭州这样的城市,一套不算大的房子都要500万,相当于500个月的工资;即使在四线城市,每平米一万元的房子也已经少见了。如果结婚无房,靠小夫妻工作买房,那得将人生最美好的二三十年全都搭进去。如果婚前有房,结婚后工资专门用于消费,也就会过得相当安逸。
男人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名下没有房子而找不到老婆。女人因为自身条件较好,实现了财务独立,也不愿意委身于一般条件的男性。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某售房平台对其平台上房产交易分析后发现,47.9%买家是女性,74.2%的女性买房时没有接受伴侣的资助,其中45.2%接受了父母资助,29%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买房。买房的单身女性表示能够感到更有安全感。
虽然该信息不大可能真的来自于某售房平台,但传递的信息大致正确。因为买房的单身女性确实会更有安全感,尤其是新的《婚姻法》对婚前财产的重新界定,强化了保护条款,很多独生女就可以提前取得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房产。
此外,因为无遗嘱财产继承程序十分复杂,很多爷爷、奶奶在世时,为避免子女今后的麻烦,就立下遗嘱将住房直接转移至唯一的孙女名下,有的爷爷奶奶在世时,就会通过虚假买卖或赠与,将房子直接转移至孙女名下,导致很多女性在婚前就有了房产。此外,还有一些父母,为了避免今后财产过户需要费用,也将新购房产直接放在独生女的名下。还有一些父母,为了女儿出国方便,也有意将房主写上女儿的名字。
结婚有没有房,犹如广告煽情中国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一样,家长一定会考虑的。当然,如果男方特别优秀,明显属于“潜力股”,未来的岳父母又在乎什么呢?
此外,家暴频发,也是结婚率下降的重要原因。由于传统的糟粕文化,部分中国妇女至今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家遭受家暴只怪命不好。但随着女性权力的苏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对家暴说“不”,特别是那些从小就“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女,哪里忍受得了家暴?因此,因为家暴而离婚的案件已经越来越多,而每一件家暴新闻,都会令更多的女性对婚姻产生畏惧。而因为发达的传媒,各地家暴新闻不断冲击着未婚女性,让部分女性对婚姻望而却步。
更有甚者,遭遇家暴的女性想离婚,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久前,我在对“遭遇家暴被判不予离婚”进行过评论:
如果没有私利的话,这就是一名糊涂法官。妻子已经被家暴得左耳失聪,应该构成轻微伤,男方已经涉嫌刑事犯罪了,这就明显不是什么“双方是肢体冲突”了。
此外,为了避免进一步被殴打,事后妻子也申请到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个人身安全保护令就明确“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那么这两人怎么可能和好?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妻子才提出了离婚诉讼。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官还表示:“应给男方机会”,难道是给男方“再打一次的机会”?这种办案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笔者非常希望法官不要再给家暴男一个机会了,而是应该给受害人一个机会,使得她能够早一点脱离苦海。
很多父母也变得越来越开明。与其孩子结婚后受家暴,还不如不结婚。
而要提高中国人的结婚率,进而提高生育率,除了以上问题必须解决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取消“计划生育”,不要再弄什么“允许生二孩”了,以明确国家如今已不是限制生育,而是鼓励生育。其次是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让更多的人早点结婚,早点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