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宋子文,经由其大姐宋霭龄引荐,成为盛爱颐胞哥盛恩颐的英文秘书,进而经常出入盛家,时常能见到盛爱颐。
盛爱颐是盛宣怀第七个女儿,自幼聪明伶俐、能书善画,并且长得十分漂亮,以「盛七小姐」的名号响彻上海滩。盛宣怀是晚清重臣,被后人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也是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资本家。作为盛宣怀最为宠爱的女儿,盛爱颐是名副其实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起点之高,就连宋氏三姐妹之辈也自叹弗如。
得知盛爱颐要学习英文时,宋子文主动请缨担任她的英文老师,子文年轻时博学多识、英俊潇洒,在授课之余经常给灿如春花、高贵优雅的盛爱颐讲异国风情趣闻,很快,才子佳人就上演了“师生恋”。
宋子文长得一表人才,举止谈吐儒雅得体,办事雷厉风行从不误事,很快赢得了盛家人的信任。七小姐的母亲庄夫人起初她觉得小伙子人长得不错,又是留洋回来,两个年轻人似很投缘,也就颇有些心动,但对宋子文的家庭尚不十分了解,于是请家中大管家李朴臣去打听。李朴臣回来禀报说:“宋家是广东人,信基督教的,他父亲是教堂里拉洋琴的。盛宣怀的女儿怎么可以嫁给这样的人家?”庄夫人有数了,门不当户不对的,不能答应他!盛家那时在上海滩能呼风唤雨。而宋家是传教士家庭,虽然兄弟姐妹都留过洋,但那时还远没有到发达的时候。宋子文回国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宋曜如就去世了,留下的家产,仅够维持小康水平。他的大姐宋蔼龄虽已与孔祥熙结婚,然而那时的孔祥熙,不过是一个留过美的商人而已,远非后来出任国民党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宋子文的二姐宋庆龄时已与国父孙中山结婚,然而没有过上一天安宁日子,讨袁运动之后又是反段护法运动,1920年第二次南下广州后,不久又遇上陈炯明叛乱,始终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在上海的住房(莫利哀路29号,现在的香山路7号,即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是海外华侨赠送的……宋子文眼下只是个汉冶萍的英文小秘书,如何能下嫁?
宋子文深爱七小姐,庄夫人严令禁止,他就通过情书、偷偷见面对爱颐穷追不舍。盛夫人得知后震怒,让儿子把宋子文调到武汉任职。不过几日相思,就偷偷溜回上海。1923年初,宋子文在宋庆龄的引荐下,被孙中山起用,他想让爱颐一同下广州。但懂事的盛爱颐始终不愿意让母亲伤心,临走时掏出一把金叶子交给宋子文。“还是你自己去吧,我会在这里一直等你回来。“盛爱颐泪流满面地说道。
时间像洪水一样冲刷着他们的爱情。一去几年的宋子文一度当上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而盛爱颐的母亲庄夫人也已过世。
然而,所有光鲜靓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到广州后出任中央银行行长、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商务部长,高官厚禄的他终日被美女和人群包围着,七小姐便成了过眼云烟。1927年,宋子文到庐山为母亲修建别墅,与江西大商人张谋之年轻貌美的张乐怡一见钟情,从此海誓山盟。
这个结果令盛爱颐万万没有想到,备受打击的她一时间抑郁成疾,直到32岁才与母亲的内侄庄铸九结婚。他从自己所提的遗产中拨出60万两白银,建成了上海被外界赞为“远东第一乐府”的百乐门舞厅,后经营不善,出售转让。或许是内心觉得有亏于她,在后来的日子里,宋子文一直没有忘记盛爱颐。曾在汪伪政权供过职的盛爱颐的侄子盛毓度被捕入狱,盛爱颐闻讯后求助宋子文,他立马救出了盛毓度。晚年盛爱颐患病期间,宋子文还让姐姐宋庆龄派人专程从北京来探望她。
这个世界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当你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年轻、最受赞美的年华时,这段时光的突然推进有时会使你感到吃惊。爱情之于我,不是寻常的一饭一蔬,而是疲惫生活中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盛爱颐已家道中落,和在银行上班的丈夫庄铸九育有一对儿女。
文革期间,作为资本家的女儿,盛爱颐被划为右派,一家老少被分散下放到不同农村,丈夫庄铸九最终因不忍折磨死去。面对这一切的变故,盛爱颐早已看淡了这世间的风起云涌。风烛残年的她依然保持养花、写字、画画等生活习惯,直至83岁离世,虽然孤苦伶仃,但她走时仍然优雅从容,就象他来时的模样。
生命是一种持续的累积,无论怎么样的生活都可以静美,只要你的内心是稳妥的,岁月不会偷走你身上最有魅力的部分,还会与你一起雕刻,让它更加透彻夺目、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