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经过】
11月19日凌晨1:55,南航CZ399从广州出发,飞往纽约,航班离目的地还有6个钟头的时候,后舱乘务长的报告说有位老年旅客反映自己的老伴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随即乘务员在客舱广播寻找医生,并组织乘务组拿来机组休息室的被枕及机组休息位的毛毯,在服务台地板上铺了一张“临时救护床”。
听到机上广播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赶过来,马上对老人进行检查,两位医生诊断后认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则会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
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有限,肖医生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穿刺吸尿装置,开始施救,乘务组也赶忙协助,将老人固定成侧身姿势,便于救治。然而因为客舱空间有限,将装置架设至高处的可能性较小,针头也过于尖细,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加之因膀胱过度胀大,自主收缩功能减弱,使得穿刺引流进入瓶颈。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医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而这也是控制尿液排出速度与力度的最佳方法。 半小时后,医生顺利帮助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老人病情得到缓解、情绪也逐渐平稳。
整整37分钟,张医生不间断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肖医生也不停根据膀胱积尿情况调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确保最大限度排出积存尿液,乘务组也及时更换杯具,将排出尿液导入酒瓶,实时测量已排出尿量,帮助医生更好掌握旅客病情。
随后,两位医生再次为老人进行检查,老人已经转危为安。
【医生天职】
医生为什么能用嘴把病人的尿液吸出?他不嫌脏吗?谈起航班上的这一幕,张红只说,职责所在,这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
什么是天职?
天职是是指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郭沫若《洪波曲》:“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助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
治病救人就是医生的天职。
“尽天职”时不需要思考,本能加上职业素养指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
“尽天职”是精神层面的事,思想教育和老医生“传帮带”有助于年轻医生树立正确的“天职”观念。
“尽天职”与名利无关。事先考虑加班费的人是把“尽天职”当做了职业。以现在的加班收入,后者也许会犯“选择性不知道”的毛病。
医学打破了生死的自然平衡,误导人类抗拒必然的死亡,同时医生也是是一群承担着生命责任、有着巨大付出的专业知识分子。
社会要给予医生理解,公众要给予关怀关注,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是成熟、和谐、美好的社会。
【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关于“老年人”病的文献】
《老年人和老年人疾病的特点》
《“老人声”警惕“老年病”》
《关注老年病人心理做好老年病人护理工作》
《老年人切勿没病找病》
《老年人的糖尿病》
关于中教数据库,有众多的相关文献论文给大家学习参考,另外相关专业人员还能通过中教数据库的智能投稿系统进行投稿,一键选刊,审稿周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