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环境保护真的是持续经济吗?


 形式主义的环境保护真的是持续经济吗?

---一位学生说自己寒假到洱海调查发现这里因为环保而古镇变空城的感慨!

汪华斌

  今天上午遇到一位学生谈经济问题,他说今天的中国社会因为环保问题而影响经济的比比皆是;这位学生说自己曽到云南去进行社会调查,然而到了洱海;却发现这座原来热闹的古镇竟然成为空城了。原来是从2017年4月为了保护洱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施了史上最严洱海治理令位于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餐饮客栈全部停业。结果是这一治理令涉及的商家达到1900多家,而且多家依靠这为生的客栈老板则全面陷入困境。虽然大家都表示了对保护洱海治理污染的支持,但这样的环境保护还是叫人难理解

  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经验举不胜数,如农村分散式的生产方式与家家户户都鸡与猪的做法就是经典;因为它既在环境自我净化范围之内,同时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的源泉。然而到了改革开放后,我们社会竟然到处是规模化;结果是培养出来了不少因为养猪而发财的富翁。可带来的却是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养猪场不断往内地搬迁。然而可惜的是现在内地也要搬迁了,看来我们社会的养猪场今后只能搬迁到非洲去了。因为现在到处是环境改善,就连我老家鄂州这样的农村现在也禁止任何养殖了;这难道就是我们社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吗?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跟风,什么能有钱赚就发现一夜之间都跟着上;如这些年的农家乐与旅游点的餐馆,那真的就是一夜增长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到处旅游点不是山清水秀了而是环境恶化了;这就带来了我们社会全面整治环境的问题。大理双廊镇因拥有风花雪月的渔村美景,被誉为“苍洱风光第一镇”。结果全国的人都来这里建客栈开业,于是这里到处是客栈而紧挨着风光旖旎的洱海。这条往常热闹的环海公路,一改往日喧嚣的车流和穿梭的游客。在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关停的各种客栈和酒店,门前也像长时间未打扫的一样,与昔日的热闹和拥挤相比,现在的环洱海路上显得冷清和衰败。偶尔出现的车辆,与路边冷清不同的是,在通往双廊镇境内的环海路上每行驶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施工的场地。公路周边挖出了大约1米宽度的沟渠,黑色的塑料管道放在路边。施工围栏上的介绍显示,这正是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的一部分。进入双廊古镇,与镇外热火朝天的建设不同的是古镇里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街道显得很空旷,在道路两旁的餐饮店、客栈显得有些冷清,大部分餐饮、小吃店已经关门。

  面对客栈主及网上一刀切的质疑,大理州宣传部门的说“自去年公布的《洱海保护七大行动》,从来不是针对客栈餐饮而制定是一整套为保护洱海而科学制定的行动措施。客栈餐饮尤其是核心区客栈餐饮行业,是最近几年发展最为快速的污染源之一是七大行动中的一项

  在我们这富政府的社会,治理环境不是依靠社会的共同治理;而是政府有钱的政府项目,这就是今天环境治理竟然也是经济高涨的产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老百姓是自谋出路的人,所以老百姓不可能计划流动与创业;而只能是如同蝗虫那样聚集。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这政府主导的环保工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经济;因为老百姓没有经济来源,这老百姓能是环境保护的支持者吗?而在我们这经济高涨的社会,工农业永远跟不上经济高涨的步伐;这能刺激老百姓依靠工农业而进行可持续发展吗?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到处是形式主义的环保原因,也是我们社会经济不可能在山清水秀中得到发展的原因。因为一个依靠破坏环境才能致富的社会,我们还能有持续环境保护的概念吗?现在到处是政府出钱治理环境污染,所以环境保护竟然成为了我们今天社会经济高涨的支柱;只可惜将来政府不出钱或没有效益的时候,我们这山清水秀也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这也是中国的特色。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今天这形式主义的环境不可能产生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充其量只能是住房绿化与环境点缀的公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