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远距影响效应
喻建国
学识,即学问,指个体具有的知识和修养,指个体拥有的对存在准确判断的能力和有效推动变化的能力。学识渊博,是个体具有丰厚知识和修养的反映,一般地说,学识渊博者对存在的准确判断能力就强,在推动其学识覆盖范围的存在发生变化方面必定拥有很强的操控能力。
人类的知识无比浩瀚,个体具有的知识往往只能涉及其中很小的一个范畴,也就是说,作为人类中的一位个体其具有的学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在人类社会中
学识拥有量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地位效应经常不是由学识拥有量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是由个体拥有的某项专业范围内的知识量和对某项专业存在准确判断的能力来决定的,尤其是拥有在某项专业范围内有效推动变化的能力,更是对其地位的作用产生绝对重要的影响。
学识基本上来自学校,当然也有来自社会的,但是来自学校肯定是最基本的,学校有各种各样的学校,凡是能够提供学识的地方就都是人们的学校。个体要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就需要不断学习,通过进入各种各样的学校进行学习,使自己具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尤其要对某一项专业务必拥有一定量的这一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在这一专业存在中拥有非常准确的判断能力。尤其要培养自己在这一专业学识覆盖范围内的存在拥有很强的操控变化的能力。
每一次个体在某一专业范围中有效地进行操控某一变化,都能够为这一专业范围带来新的知识,构成这一专业范围内新的基本知识。个体也在发展这一专业方面做出了贡献。
一种存在渐渐地或者飞快地形成了一种新的存在,也就是新的存在代替了原有的存在,这就是变化。出自《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变化有个过程: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中有曰:“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
进步和发展都是正变化,退步和困守都是负变化。《黄帝内经》中关于“生、化、极、变”的事物发生发展规律是这样论述的:“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
操控某一存在的变化,不仅需要本专业范围中的知识,还应该借助其他领域中的知识,远距影响的变化更具神奇性,远距影响的变化更加具有变化的无穷魅力。在为学中,善于有效学习具有远距影响的知识特别具有神奇效应。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常常会发表这样的言论,把科学和艺术加以巧妙的联系,想一想,科学和艺术似乎风马牛不相干,怎么联系起来了,而且如果一经联系,效应就不得了。因为发生在两者中的任何一者,其变化的惊人都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