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6月严复正式辞去复旦公学监督职务(《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八十)


  1908年6月严复正式辞去复旦公学监督职务(《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八十)

  严孝潜

  1908年1月3日(十一月三十),《广益丛报》第159号转载了严复的《阳明先生集要三种序》。

  1908年2月

  1908年2月1日(十二月二十九)今天是丁未年除夕。

  严复在丁未年(1907年),作有如下词句:

  《挽张百熙》(《严复集》补编第87页)

  《赠何纫兰联语》(《严复集》补编第88页)

  1908年2月,颜惠庆主编的《英华大字典》(上下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严复为《英华大字典》作序(《严复集》第二册第253页)。

  1908年春,严复作有《怀吕开洲》一首(《严复集》第二册第366页)。

  盖代循良宰,吾思吕太微。

  临财如触热,好善惄輖饥。

  至孝神应泣,论文瑟已希。

  墓田今宿草,黄鸟绕林飞。

  1908年3月

  1908年3月1日(一月二十九),(上海)大英圣书公会驻华代表文显理将严复用文言文试译的《马可福音》交商务印书馆代印。

  隨后文显理将该《马可福音》向全国各地寄发400本,向70多位重要的教会人物发出调查表,征求对严复译本的意见。(《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1908年3月4日(二月初二),严复前往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处理校事。(《严复集》第五册第1479页)

  1908年3月7日(二月初五),严复将他为萨镇冰所作《萨鼎铭寿序》展示给郑孝胥观阅。(《郑孝胥日记》第1132页)

  1908年3月12日(二月初十),严复再次去吴淞复旦公学视事。(《严复集》第五册第1479页)

  1908年3月13日(二月十一),严复又去吴淞复旦公学。严复在日记中记有;"五时五十分自吴淞返上海"。"收到第一个月的月薪五百元"。(《严复集》第五册第1479页)

  严复由本日开始记日记,《严复集》收集有严复自1908年3月13日开始,至1920年12月28日的日记十一册。

  图201严复日记手迹

  1908年3月18日(二月十六),晚,郑孝胥应严复之约相聚。(《郑孝胥日记》第1133页)

  1908年3月19日(二月十七),《大公报》刊登了严复所作《萨军门五十寿序》(《严复集》补编第96页)。

  时萨镇冰任总理南北洋海军广东水师提督。

  1908年3月20日(二月十八),夜,郑孝胥赴岑春煊之约,在座有严复、庄思缄。(《郑孝胥日记》第1134页)

  1908年3月26日(二月二十四),严复写信给熊季贞。

  严复在信中述及为熊季廉作传及复旦公学事:"廉兄家传,前者累思下笔,辄以不胜哀而止。继念隆命,必不可委诸草莽;而鄙人踪迹,此后南北不可知。则尽再日之力,谨成一篇,并如尊旨草书寄上。伏乞商请诸能者窑可用与否,然后付石印也。……复缘复旦学校事,大为叶仲裕所憾。自开学来,极为怂煽旧生与不侫反对。而远道学子则来者日多,校舍填咽,至无以容。私念衰老之人乃与顷领小儿计较短长,真为可笑。适昨者北洋莲府尚书有信相招(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杨士骧许以月薪300元,又车马费200元,任北洋新政顾问官),则电请南洋派员接理。不意诸生闻之,又群起挽留,电宁请勿许去。进退殊不自由,大苦。……" (《严复集》补编第279页)

  1908年4月

  1908年4月2日(三月初二),郑孝胥接到严复寄来的一首诗,郑孝胥立即答之。(《郑孝胥日记》第1136页)

  1908年4月9日(三月初九),夜,郑孝胥宴请严复及二孟、俞、柯、高、施于雅叙园。(《郑孝胥日记》第1137页)

  1908年4月11日(三月十一),夏敬观到复旦公学视察。

  当天夜,严复约郑孝胥到南平安花奇英家,在座的还有蒯礼卿、朱古微。(《郑孝胥日记》第1137页)

  1908年4月15日(三月十五),夜,郑孝胥宴请严复及子益、伯潜、贞贤于花如兰家。(《郑孝胥日记》第1138页)

  1908年4月16日(三月十六),严复写信给熊季贞。

  严复在信中述及《熊生季廉传》(《严复集》第二册第273页)事:"……兹奉上重写廉兄传一卷,己将所指一段删去,当不至忤俗矣。昨于席间晤太夷,已代恳将墓碣、联寿〔等〕为之速藻矣。兄尽此月内,计当北上。然颇舍不得南中诸友。此浮屠所以不三宿桑下也。" (《严复集》补编第280页)

  1908年4月间,严复作有《三月自吴淞复旦学堂还寓,因忆昌黎食虾蟇诸诗,不觉大笑,戏成三绝句》(《严复集》第二册第366页)。

  其中第一句是"桃李端须著意裁,饱闻强国视人才。而今学校多蛙蛤,凭仗何人与洒灰?"表达了严复对培养治国人才的急切心情,並鄙视某些"蛙蛤"小人。

  1908年4、5月间,严复写信给两江总督端方。提出辞去复旦公学监督,并举荐夏敬观接任。

  严复在信中,告以复旦公学近况,並以年老精神茶短为理由,提出实万万不胜监督之任,请早日派人接理。信中讲:"窃复前经续上一函,言复旦公学事,想邀冰鉴。""刻该公学自开课以来,诸〈事〉尚称就绪。内地各处学生,来者日多,达二百余未已,皆以校舍已滿,无从收录。刻以二百人为额,分为七班,循序渐进。深知校费为难,故亦未敢禀请宪派斋庶诸长,于干事仅设三员:一监学,一会计,一文案。藉资助理。而监学系严教员兼充,会计系教员张汝辑兼充,文案则去年之监学周明经良熙改充。月各给薪五十元,为樽节之地。""复仍隔日到校一次,监视巡阅,但今有下情须向钧座沥禀者,复以望六之年,精神茶短,加以气体素羸,风雨往来,肺喘时作,实万万不胜监督乏之任,应请我宪早日派人接理,常川驻校,庶校政不至放纷,上辜煦植人才至意。前者夏道敬观到校察看,复已属其将此情形上达钧听,兹郑廉访赴宁,更求其剀切代陈。务望仰体下情,弛其负担,俾得免于罪戾,不胜激切屏营之至。""复旦监督一席,若一时难得其人,许复举贤自代,则窃意夏道敬观与此校交涉凡三四次,于其中办理情形极称熟悉,其人亦精明廉干,似可派充。若我宪必求精通西学之人,则复忆去年学部秋试,所得最优等游学美国专门教育之两进士,一熊崇志,一邝富灼,皆广州人,于教育一道实有心得。现经邮部指调差遣,用违其长,未免可惜,若调其一,使之接理,必能胜任愉快。复一为自卸责任,二为学堂发达起见,故敢沥诚布恳,伏乞照察。" (《严复集》第三册第583页)

  今年3月严复去吴淞复旦公学视事,当看到远道前来复旦公学就读学生日益增多,校舍无法全部客纳,这个他在去年早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另外,个别对立派自开学以来,极力怂煽复旦老学生反对严复。严复觉得,自已一个衰老之人,要与这些"顷领小儿"计较短长,真为可笑。刚好,3月25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杨士骧函请严复担任北洋新政顾问官,许以月薪300元,又车马费200元,待遇颇丰。严复不愿意在复旦与这些"顷领小儿"计较短长受闲气,便致函两江总督端方,请他派员来接理复旦。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又群起挽留,并致电两江总督不要放严复走。严复在写信给熊季贞提及此事时表示:"进退殊不自由,大苦。"

  1908年5月

  1908年5月3日(四月初四),夜,郑孝胥宴请严复、伯潜、幼点、陀龛、子益、贞贤于一技香。(《郑孝胥日记》第1138页)

  1908年5月5日(四月初六),郑孝胥与严复一起同到洪缓缓家,小坐即返。(《郑孝胥日记》第1140页)

  1908年5月6日(四月初七),夜,严复和高子益邀郑孝胥一块去花奇英家。(《郑孝胥日记》第1141页)

  1908年5月16日(四月十七),夜,高梦旦邀约严复、郑孝胥、张元济于和康里。座中还有迈达(法国人,曾任船政学堂教习)之女及其弟和其妹沙昂海夫妇。(《郑孝胥日记》第1142页)

  1908年5月17日(四月十八),郑孝胥去拜访严复,谈久之。(《郑孝胥日记》第1142页)

  1908年5月31日(五月初二),晚,郑孝胥宴请严复及萨、丁、江伯训,林子忱,郑绛生、王、柯于花如兰家,酒甚醇。(《郑孝胥日记》第1143页)

  1908年6月

  1908年6月5日(五月初七),阴,这天郑孝胥中午坐快车赴南京,很湊巧在车上碰见了严复,严复是去南京拜谒两江总督。(《郑孝胥日记》第1144页)

  1908年6月6日(年五月初八),严复来见郑孝胥,两江总督端方邀请吃饭。(《郑孝胥日记》第1144页)

  1908年6月9日(五月十一),郑孝胥于十一点,至下关登火车返沪,又碰上了严复等人也回上海。(《郑孝胥日记》第1144页)

  1908年6月16日(五月十八),在此前,郑孝胥将他于1882年参加科考中举的文章送给严复鉴赏,严复在阅读完郑孝胥的试卷之后,勾起了他的感怀。今天严复给郑孝胥写下五言古诗一首《郑太夷时文》(《严复集》第二册第367页),並批评壬午所为制义一册。(《郑孝胥日记》第1145页)

  1908年6月18日(五月二十),夜,郑孝胥为严复的诗作答。(《郑孝胥日记》第1146页)

  郑孝胥作答的《答严几道》诗中有"严候本武人,科举偶所慕。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接著郑孝胥又说到1896-1897自已考进士失败的经验:"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都门有文会,子必作寄附。传观比龙王,一读舌俱吐。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郑孝胥:《海藏楼诗集》第179页)

  1908年6月23日(五月二十五),新任复旦公学校长夏敬观(字敛成)邀请严复、郑孝胥及伯严至九华楼相聚。(《郑孝胥日记》第1146页)

  1908年6月25日(五月二十七),严复看到郑孝胥诗作《答严几道》后,触动了严复心中的痛处,今天严复又作五言一首《太夷继作有"被刖"诸语见靳,乃为复之》(《严复集》第二册第368页)。

  ·严复在诗中将一生参加科举的委屈与心头的阴影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科考失败比喻县梁自尽,可知此事对严复的打击。接着严复描写自已参加科考的经验,并表达阅读时文的心得。他说看到郑孝胥的时文范本,才觉悟到自已多次落榜,一方面因为运气不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掌握撰写八股文的方法。(黄克武:《惟适之安》第075页)

  郑孝胥看到该诗后,当天夜里,郑孝胥又作《再答严又陵》诗一首。(《郑孝胥日记》第1147页)将科举功名与人才等第和事功的不对等关系加以调侃。,

  1908年6月28日(五月三十),郑孝胥先到莼孙家中,再一起去找严复,后在一技香吃饭,严复、李兰洲皆来。(《郑孝胥日记》第1148页)

  1908年6月(五月),严复作有《赠高啸桐》诗三首(《严复集》第二册第369页),反映了当时严复的彷惶苦闷的心情。

  从1905年5月到1908年6月,整整三年间,严复积极协助马相伯筹办复旦公学,到兼职担任复旦公学第二任校长,为复旦公学的成立和前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05年初,当时法国天主教会排挤上海震旦学院创始人马相伯,企图夺取该校的领导权。为捍卫国家的教育主权,震旦学院的学生集体退学。马相伯召集离校学生商讨复学事宜,受到大家的拥戴。两江总督周馥也大力支持,帮助拨款划地,筹建新校舍。同时,马相伯还聘请严复等28人为校董,协同管理学校。

  这时,在1905年5月刚从伦敦返回上海的严复,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马相伯的邀请,随即与马相伯一道筹建新校舍,共同制订了"教授管理法",也就是后来的《复旦公学章程》。正当复旦公学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之际,法国徐家汇天主教堂宣布震旦学院于1905年7月8日开办,7月23日复旦公学发表启事:筹备中的学校更名为"复旦",暂借吴淞提辕上课,定于7月下旬开学,与原来的震旦学院断绝一切联系。

  复旦公学筹建期间,校董会举荐严复为该校总教习,但严复感到公学"主意之人太多,恐办不下"所以没有应允,但复旦公学的教授法仍由严复与马相伯评定,马相伯任复旦公学第一任校长(监督),聘请校董熊元锷(季廉)和袁希涛分别担任管理。与此同时,严复还草似了一份广告,在《时报》等媒体上发布,领衔为复旦公学募集经费,并编印成一册子在社会上广为散布,为复旦公学筹集资金。

  严复虽然没有应允担任复旦公学总教习,但他还是热心支持马相柏的工作。1905年8月24日,复旦公学首次招生,由严复与马相伯二人亲自主考,9月24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严复以校董身份发表演说。

  1906年11月29日,复旦诸生以书恳严复为之校长,严复考虑再三,"经诺之矣",但又担心"不识能兼顾否?"12月5日为此特到南京向两江总督端方,提出"复旦公学须得彼提倡,肯助开头及后此常年经费,吾乃肯为彼中校长",在1907年2月春节前,严复又写信给端方,汇报了复旦公学现况及拟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以维校政。因复旦校舍不足,建造之事又甚难办,严复在4月18日又亲赴南京,向端方提出"若不起校舍,吾亦不能办也。"要端方"决断"。22日严复绚端方之命,回到上海要"为之整顿吴淞复旦公学。"但事还没有办,严复"忽患肺炎,几成危候。"5月又忙于处理安庆高等学堂风潮,6月辞安庆高等学堂监督职,旋又被端方聘至南京主持官费留美学生考试。在此期间,严复曾向端方提出要辞去复旦公学监督职,但端方未予应允。7月11日,在给甥女何纫兰的信中,严复曾提到"复旦事力辞不脱,已电汝父,令赶紧登报招生矣。"严复还得为复旦公学操心。9月严复又被学部召到北京,以同考官考试留学毕业生,至10月下旬才回到上海,始有时间去处理整顿复旦公学校务,接着放寒假,在1908年3月新学期开学,严复就到吴淞校部,处理校事。至1908年6月正式辞去复旦公学监督职。

  综观严复对复旦公学,在创办阶段就有颇多参与,尤其是他与马相伯共同制订的《复旦公学章程》,规定了复旦公学的办学宗旨、学制、课程、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内容细致周详。复旦公学正式开学后,亲自承担了学校的教学任务。1906年11月继任公学监督后,又对复旦公学进行了颇具力度的改革,曾一度想重新修订《复旦公学章程》,受到学生们的拥戴。虽说身兼两职,在上海、安庆两地来往奔波,不免捉襟见肘,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和攻击,但严复对自已所承担的工作是认真负责的,对复旦公学的筹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908年7月

  1908年7月12日(六月十四),郑孝胥在午后又去找严复,谈之久。(《郑孝胥日记》第1150页)

  1908年7月19日(六月二十一),郑孝胥与稚辛一起去找啸桐,朱古微和严复也一块来了,啸桐留大家吃饭。(《郑孝胥日记》第1150页)

  1908年7月间,严复当时适值在巴黎留学时所拍照片30周年之际,作有《漫题二十六岁时照影》(《严复集》第二册第370页)诗一首:

  镜里分明隔世身,相看三十过来春。

  风镫骨肉今余几,土埂形神定孰亲。

  已有人归留鹤语,更无松老长龙鳞。

  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余年作子真。

  严复面对30年前的照片,回忆起当年远渡重洋,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少年豪气,现在年近花甲,仕途一直不顺畅,亲族中年老的亲人己逐渐凋零,三十年恍如隔世,倍感失落苦闷。

  1908年8月

  1908年8月1日(七月初五),严复给熊季贞写信。

  严复在信中说:"前所代求廉哥墓碣、联,苏堪已书好交到,拟俟鋆侄过沪赴赣时,带呈左右,想来得及。所有嘱作恶书,同时亦令送去。复本计三四月北游燕赵,嗣以复旦候健成〈敛成〉交,交代后有江宁之行,及归,天时已酷热,孱驱畏暑,不得不须秋凉。" (《严复集》补编第280页)

  1908年8月12日(七月十六),严复写信给伍光建。

  严复在信中说:"复旦监督夏敛成观察来言,该学校算学教习周益卿因病辞馆,一时难得好手弥缝其阙,嘱复寻人,复实无以应之。盖益卿造诣甚深,欲得同等地位人固甚难也。因问尊处夹带中有如此人否?恳复奉询左右,祈即回信。" (《严复集》第三册第585页)

  这是严复为复旦公学办的最后一件事。

  1908年8月21日(七月二十五),《东方杂志》第五年第7期,以《郑苏盦严又陵酬和近作》为题,刊登了严复的《题郑太夷时文》、《太夷续作有被刖至屡诸语见靳诗乃以复之》和郑孝胥的《答严几道》、《再答严几道》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