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任重而道远


  - 地租:中国是美国的9倍;

  –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人工成本:美国是中国的2.57倍;

  –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

  新政府上任已六年了,中国经济有了多大改观?

  口号很响,包括“供给侧改革”、“房住不炒”、“互联网+”、“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并不比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来得弱。

  然并卵,实际怎么做的?

  “供给侧改革”:打着清理过剩产能、环保,安全等旗号,把民营资本当作非正规部队踢出上游资源产出,国企占绝对主导供给侧,然后资源涨价,然后大宗商品涨价;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配合着“互联网+”,这几年的小微贷,p2p,网贷等新生事物都搞起来了。要说正面成果也不是没有的,但更多是负面影响,增加了大量诈骗倒闭跑路的闹剧。

  “房住不炒”:近几年最大的笑话。鹤先生故作神秘的以“权威人士”之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房子是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著名观点(这也是炒作人物形象的传统套路),大家感到中国有希望了,毕竟不搞房地产,重点要加快科技比如芯片之类的了。然而过了两个月,从一线到二线城市,房价轮番炒作,又翻了一翻……根据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统计,26家A股上市银行去年合计的涉房贷款为24.1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幅为仅为17.62%,与2016年的25%增速相比,速度有所放缓,可以说是放慢了脚步。但在绝对值上,2015年房贷16万亿略过; 2016年20.5万亿,2017年24.1万亿,这个绝对值可不小。所谓的化解风险,去杠杆,实质是把疯狂高价拿地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分摊到老百姓头上,保的是房地产企业,利益集团。市场 机制在哪儿?为什么欧美不愿意承认中国是市场 机制?因为你根本就不让市场机制起作用啊。

  是鹤先生“权威人士”的权威不够? NO,这正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说的是一套,做的另一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先给自己立个牌坊,再出门去做婊子。上有政策配合,中有资本搭台,下有炒房团响应,旁边还有媒体舆论营造氛围,谁也拿 不出什么证据,但谁都明白,这是精心设计的“去库存”路线图。政府是永远不愿意让疯狂炒房的企业受到应该有的市场 教训,永远拿老百姓口袋里的积蓄来制造恐慌保楼市泡沫,完全忘记了朱镕基同志当年是如何铁腕整治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不真正为国家长远利益,百姓福祉着想,这是共产党员的风格?

       跟特朗普一样,先用台湾牌拿捏中国,中国妥协,支持他制裁朝鲜。转过头来还是打台湾牌;先来骗你2700亿美元订单,转身就不承认你是市场经济,并发动贸易战。呵呵,先打左脸再打右脸。虽然特良普只是个口炮党,玩的是政治秀,肯定不是一个伟大同志。但无论怎么看,川普在国内的改革,比中国那些高层汉奸买办们更加接近共产党员的标准。而如鹤先生之流,都是为利益集团服务,从没把国家经济困境放在首要去解决,只为自己的名利权位与口袋着想。

  中国为什么要理直气壮宣布金融业全面开放?谁都知道美国是严禁外资进入其金融业的,全方位开放将给中国留下无穷后患。苏联,东欧,阿根廷等国当初的开放后被美欧列强掠夺,至今在承受苦果。我有个不愿相信的猜测,就是中国的债务超乎想象,远不止公布的那些,已经无法支撑门面,需要卖家底了,因为制造业外国资本一直在流出,而央企股权,金融股权正是国外资本盯着的肥肉,只有这块肥肉能吸引外国资本,来继续缓解国内的经济困境了。

  所谓的“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其实是卖身成为经济殖民地~~就象一些在外做小姐的姑娘拿着卖身钱给父老乡亲说“这就是我的成就”。反正外资要搞垮中国也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事,还能象2009年大放水一样,赢得眼前几年繁荣浮华,至于将来,“我身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小平同志“不出头不结盟”的遗训可能已经过时,如今的中国就算躲在角落里装怂都会彼川普拉出来练习拳击。但看看中国现在这样子,上位者不忍一时之痛清算过去错误的发展路线,每天为自己的个人私欲蝇营狗苟,怎么能“大锅撅起”?

  中国唯一的指望,就是赌运气,若是美国出个大乱子,然后再次充当救世主,满足某些人的“大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