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中华优良传统中的孝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人都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却为什么不知道“和”才是孝道的源头?
因为,很多人在谈孝道,却缺乏对老人的研究!离开老人之需求谈孝道,只能是形式上的孝道,说严重一点,只能是装模作样的,假大空的孝道。懂老人,满足老人需求,再谈孝道,这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天经地义!
老人是谁?老人首先是老人!年岁大了,身体机能下降了,健康脆弱了,情绪复杂了,喜欢看脸色了,容易敏感了......老人是谁?是我们的父母,祖父母,长辈,中国传统讲伦理,讲长幼有序,对老人尊重是最起码的,不让老人担心、忧虑是最基本的,不给老人制造心情与健康危机是很重要的。
据我多年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研究发现,不少老人因为家庭不和而被气病,甚至被气死。自古讲“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里没有大事,却每天有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就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把一家人搞得不开心,父母、兄弟、姐妹、夫妻,感情破裂无不是因为争吵,吵完闹完,年轻人很快没事了,老年人却大多气不过,长时间肝气郁结,就引起了很多疾病。
大量事实证明,任何家庭一旦出现不和,无论给老人吃的再好,穿的再好,住的再好,对他们的健康和长寿都无济于事。所以,我在《和平天下》中提出:不和,是最大的不孝。和,才是孝道的源头。如果不重视家庭之“和”,离开对“和文化”的重视,孝道文化就会苍白无力。
懂孝道,衡量的标准是,你是否给老人创造了不生气、不忧虑的和谐环境!孔子讲最大的不孝是“色难”,圣人的意思就是晚辈尽孝首先要“面和”不给老人脸色看,其实在我看来,没有与老人一致的“志和”“心和”,又哪来“面和”?
和,才是孝道的源头!这里边学问可不少。我们致力于研究和传播“和”文化,就是要让千千万万的老人健康,让千千万万的老人长寿。
推广“和”文化,这是大善大德之事,是利己利人之事。希望更多的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中华“和”文化全面走向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