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建筑行业,虽然挣钱不多,耳儒目染的稀奇事却不少。特别是当下国人对居住环境的素求于我更有感触。出于多年的职业习惯,试着从专业角度对所见、所闻和所想做点粗浅的分析和理解,顺便释放一下长期积累的困惑和郁闷。虽有杞人忧天或事后诸葛亮之嫌,如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产生共鸣,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也就知足了!
一、对居住建筑的追求总体错位:
进入廿一世纪以来,“开宝马、住别墅”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追求和向往。似乎开上宝马住上别墅就从此高人一等、从此就成功人士、从此就贵族了。一时间,宝马和别墅成了个人能力的体现、财富的象征、身份地位的标识。而“宝马”成了豪车的代名词,“别墅”则成了豪宅的同一语。殊不知“别墅”的出现源于中国且延续近二千年,可不是什么新鲜玩艺,也不是泊来品。
从传统义意上来说,“别墅”是主宅之外,建在野土之上,为业主提供小憩、临时居住的房子。跟主宅相比只是从属关系,没有主宅,别墅就无从谈起。拿婚姻类比,如果主宅是妻子,别墅充其量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小妾,甚至是小三、二奶。也难怪当下所谓的成功人士,大多把糟糠之妻放在家里长期不用,钻头迷缝在外搞小三、找二奶(美其名曰: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在农村,工业信息化逐步取代农业文明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从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中解脱出来走向城市。仅有留守老人、儿童和极少一部分青壮年还在家生活发展。由于受“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和其它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把外打拼挣来的辛苦钱带回家建住房。为了证明自己没在外白混,也为了给父辈及给祖上长脸,既便欠帐也愿意把住房建得更大、更豪(虽很少有人居住甚至托人代管)。从而,把辛勤节俭多年积累的财富、有限的社会资源变换成闲置资产。
二、对建筑风格的追求:
的确如此。当下的中国,不论农村自建房还是城市别墅小区的开发,由于受多元价值影响和外来文化冲击,如果设计的风格离开了西欧、南亚、北美,就觉得过时落伍。再不济也要导入一些外来元素方显高大上。
需知,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住房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和任何民族,其建筑风格的形成无一不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乃至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南方多雨潮湿地区的杆攔式建筑,是人类早期居住形式之一(巢居)的演化,目的是为了便于通风采光、避免潮湿和躲避野兽侵袭;西北地区的窑洞既是人类早期居住形式之一(穴居)的改良,更是迎合干燥气候营造的宜居空间;北方的地窑是为了储存食物,防止夏天腐烂冬天冻损;地处严寒地区的欧洲和北美,多用厚墙、小窗、陡坡屋顶的建筑形式,则为了保温、减轻雪荷载并防止屋顶垮塌。以欧美建筑风格为代表的“柱式”,是文化艺术的体现;而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代表的“斗拱”,则是营造智慧的结晶。不论东西方,镌刻或镶嵌在建筑物上的各种造型或图案,则是对宗教文化或精神诉求的一种表达。如果把南方的杆攔式建筑摆在西北的黄土高坡上,再把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或北方的地窑套用在炎热的南方多雨潮湿地区,不仅不匹配、不协调也不适用。
三、对单体造型的追求:
以城市别墅和农村住宅为例,如果设计者或建造者,不在整体造型上玩点花样,业主很难接受。于是乎,建筑物这个本该简洁的形体,被人为的复杂化。时常在这弄个造型,在那摆个构架才显得有创意、有个性、有特点。当不同特点、姿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建筑物汇聚在一个区域的时候,没有特点也就成了该区域建筑的最大特点。“大道至简”,任何一门学科当发展到更高境界时,总是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另类的审美观加上不切实际的东施效颦,促使当下住宅建筑的表象离本质更远。
不管你信与不信,从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水角度说,建房(主要指农村自建住宅)跟做人一样,只有方方正正才能四平八稳。完整的户型,只有八卦不缺,五行完备,才能纳气均衡。任何方位的缺失,均可对家庭成员造成伤害。例如:东南为巽为风,主长女,缺角则对家中的长女造成伤害;西南为坤为地主母,缺角则对家中女主人(母)造成伤害;西北为乾为为天主父,缺角则对家中男主人(父)造成伤害;东北为艮为收藏主长男,缺角则对家中长男造成伤害等。
我始终相信很多人虽然表面上认为建筑风水是迷信,但内心却不敢犯忌,这方面犹以有权有势者更堪。何况传统建筑风水跟现代建筑环境学有很多交集。建筑风水学中的“栾头”派学说,首先从建筑物的周边环境(山形地貌、地表径流、主导风向、日照角度、路网结构等)分析,再从各功能房的平面、竖向布置着手,通过人为改造、调整组合达到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目的;而建筑环境学则主要以声环境、光环境、温环境和湿热环境为研究对象,也是通过人为的调整和主动营造,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至于风水学中“理气”派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至少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还无法企及。
四、对平面尺度的追求:
当下农村自建住宅对建筑平面尺度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大”字上。例如大院落、大客厅(不同地区的诉求会有不同)、大厨房、大卫生间、大卧室以及总建筑面积大等(一般4-5人的家庭都在300平方米以上甚至达到700平方米)。多数业主由于盲目图大,又缺少合理布置,往往形成的垃圾空间、闲置房间不少。虽然从外看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实则用着不方便、住着别扭,同时还增加了建房压力。当人们在一味追求大气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居环境的大小跟舒适度不是正比例关系,也忽略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铁律。就大院落而言,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最宝贵资源,按当前政策法规不再不容许过度消费和占有。就房间的大尺度而言,从建筑学的角度说,不是先确定房间尺度的大小再来考虑功能的设置。而是先考虑使用功能,再通过人体工程学、所需家具的尺寸和布置等要素来计算房间尺度的大小。当房间尺度受各种因素限制时,设计师一般会以使用功能的增加或减少来调整,同时会尽量减少或避免消极空间(垃圾空间)的存在。只有按上述程序和规范设计出来的房子,住起来才舒适、方便、经济、美观。
从建筑风水角度讲,包括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房间和门窗,并非越大越好。《宅经》有五虚五实之说:五虚(宅大人少、宅门大内小、墙院不完整、井灶不处、地广而室少)使人贫困,五实(宅小人多、宅大门中、墙院完整、宅小六畜多、水路环抱)使人富贵。从五虚五实说可以看出:“宅大人少、地广而室少”与五实中的“宅小人多、宅小六畜多”相对应。指由于人气不足,导致空置的空间很多并疏于打理,长此以往会因凌乱而形成污浊使生气匮乏,一进门即是一片冷落、衰败之象。宅如同人,表情冷漠的人,运气自然不如朝气蓬勃的人;“宅小六畜多”不是说一定要六畜兴旺,而是指居室内有生命迹象的东西多阳气才足;“井灶不处”并不是说水井与炉灶的位置不对,而是指长期闲置不用便显荒凉、衰败;“墙院不完整”则指有疏漏,居家无法达到藏风聚气的效果;而“宅门大内小”则与五实中的“宅大门中”对应。“宅大门中”不是说房子大了门要居中,而是指门的大小要合适,归根到底就是门的大小与宅的尺度相匹配;“水路环抱”水是基于“山主人丁水主财”而言,同时有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功能;路则指交通的安全和便利,这些都容易理解。
由于本篇不是风水专题,只作粗略了解不再过多延伸。总之,凡事过犹不及,住房不是越大越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五、对高度的追求:
我是农民、是泥瓦匠,也是工程师和管理者。背景看似复杂但为人却极其简单。为什么闲扯这些,无非想标明在这方面我没瞎说,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农村自建房中,对高度的盲目追在求成为普遍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对台地高度、层高和住宅总高的追求上。究其原因不过以下几种:
台地高度的追求:
首先是便于排水。目前农村建房在没有统一规划又缺少管控的情况下,宅基地的选择几乎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或建在自家自留地、承包地上,或通过与他人置换来建盖。由于历史原因,拆除老宅重建的并不多见。这也是空心村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为防止被水淹,大家都乐意用提高宅基地的方式来规避水患。由此一来,大家者争先恐后把宅基地提高到极限。
其次是营心巷道、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和硬化。同样因为没有统一规划和严格的监管。在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既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为了捞政绩,大多村组干部均采用就米下锅方式,压低单价找些临时组建、不太靠谱的施工队伍来完成。本来每一村组都应按总体规划分部实施的方式,对营心巷道升级改造,却人为的用碎片化方式来处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道路和营心巷道越修越高,也难怪村民对提高宅基地乐此不疲。
最后是奇怪的心理认知。跟建筑总高度的追求一样,很多人认为不论地面还是住宅总高,比人低就意味着被人欺(当然还有掉面子一说)。因此,这种奇怪的心理认知也是追求台地高、和住宅总高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对层高的追求:
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住宅设计层高的规定是2.8米。在机械降温没有普及的时候,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出于利用自然通风降温考虑,会把楼层高度提高到3米以上。而在当不,即便是冬暖夏凉地区,很多农户建房时也会把数层提高到3.3-3.6米,有的底层高度会达到3.9米甚至突破4.0米。究其原因固然很多,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奇怪的心理认知和三碗面(脸面、体面和场面)。前面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居环境的舒适度跟空间大小、高度不是正比关系。盲目的提高楼层高度,不但与舒适度无补,反而在增加建安成本的同时不利于环境卫生的清洁,更主要是在抗震设防地区,在同等条件下盲目提高楼层高主会降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六、对结构体系的追求:
建筑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可靠性要求。结构的可靠性又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及三性)。而结构设计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特点,结合如下(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拱式结构、悬索结构和薄壁空间结构等。)常用体系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合理选择。严格意义上说,农村自建房属于小型低层建筑范畴,结构体系上只需采用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混合结构即能满足结构安全和各项使用功能要求。在抗震设防地区,当采用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时,承重墙与构造柱、圈梁均有紧密、可靠的连接,两个方向的刚度都好,对抗震较为有利。因此,绝大多数建房户都乐意采用这种结构模式。
凡事都有例外,总有人认为花钱越多盖出来的房子越牢固、越安全。村里有头有脸、各项指标都满足“土豪”特征的少数人家,会时不时在人前人后科普一下框架结构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性和优越感。其用意无非是显摆一下自己的见识与财富。当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显摆者的无知与庸俗。理论上讲,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在抗震设防地区,当地震来临时,由于非结构性构件(如填充墙)与框架没有可靠的连接,很容易引起破坏而影响使用。所以,在同一抗震设防烈度区域内,两栋建筑面积、平面布置、层高和总高均相同的多层以下住房,地震来临时,混合结构的建筑要比框架结构更安全。
从工程造价的角度说,框架结构与混合结构相比,单位平方米造价自然要高出许多。正因为如此,只有一些平面布置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才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所以,顺便敬告一下将要建房的土豪们,若无特殊要求千万不要轻信道听途说走入消费误区。那可是破费了钱财还打脸的赔本买卖——划不来!
七、对材料和构件的追求:
基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考,在农村确实有很多人认为认为花钱越多盖出来的房子越牢固、越安全。至于怎么花,花在哪合适自己又不懂。所以不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委托一个有点名气的包工头来完成。当然,业主也会凭感觉提些要求、意见和建议,前面提到的三碗面(脸面、体面和场面)更不会轻易放下。因此,对材料和构件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钢筋和混凝土构件上。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可考虑按塑性变形内为重分布的方法计算。看过农村建房钢筋的用法,时常会让你感到困惑。主要构件中不论梁、圈梁、构造柱还是板的配筋,定会让你眼界大开。至于构造柱和圈梁,即便在抗震设计防烈主为8度,地震为为0.2g的地区,当钢筋采用HRB400时,断面为240*300的圈梁和断面为240*240构造柱(角柱可适当增加)纵向钢筋只需采用4C12就绰绰有余。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会选用DN14以上甚至是超过DN16。而梁的纵向钢筋更是大得离谱,已不是算不清加钢筋那么简单,纯粹是搞不清加钢筋。至于楼板和屋顶配筋,大多施工人员那管你什么受力筋(正弯矩钢筋)、分布筋、加力筋(负弯矩钢筋)、构造钢筋以及温度钢筋了。不论楼层还是屋顶毅然决然采用双层双向,按最大经验值配筋一步到位。反正业主乐意花钱,用在自家房子上也不叫浪费。施工起来既简单又省事还安全,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一般说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基土质良好的农村建房,钢筋用量每平方米在20-25KG较为适宜。而目前多数人家都在30KG以上,平均超量近50%。
对混凝土构件的要求除强度等级外,主要体现在楼板和屋顶厚度上。本来梁的高度和板的厚度都与计算跨度有关,一般双向板的厚度取计算跨度的1/40-1/50为宜。同样出于对楼板牢固性和屋面防水考虑,很多业主都会在厚度上大作文章。据了解不论业主还是包工头都会比正常取值范围增加20%-30%来提高安全保障。要知道,在结构计算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忽略不计的。也就说在同等配筋条件下,楼板越厚自重越大受力也越差;从抗震角度说,当地震来临时,垂直荷载跟水平推力成正比,在同等配筋条件下板面越厚抗震性越差;从防水防渗的角度说,在同等配筋条件下,板面厚度增加将意味着配筋率降低,钢筋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反而会增加混凝土板开裂的概率。所以,凡事均有一定之规。做事仅凭“想当然”的结果,只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八、对装饰装修追求:
心理学家说,时常出现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
可能厌倦了延续数千年青瓦素墙的粗糙。当下富裕起来的不少村民,对住房装修显得格外耀眼。琉璃瓦、石材、瓷砖(板)、铝合金、镜面不锈钢等,几乎成了住房装修的首选和主流。石材、地砖要照出人影才带劲,瓷砖(板)墙面非得大块、亮光才够味。要是财力不济,居室差些可以忍耐,先将室内放下也要把外做足、做好。门面上的事可马虎不得,更不能掉链子。似乎要借助这些光鲜靓丽的材料,一夜之间把满身的土气完全彻底洗刷干净。
诚然,爱美之心一皆有之。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适当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也无可厚非。从美学的角度上说,只有简洁耐看的才是最美的。同时,“春兰秋菊各竞一时之秀”,任何美的事物都要由美的心灵、美的眼光通过美的介质去欣赏才得到充分体现。从建筑学的角度说,除具备上述要素处,还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映衬、整体和局部的协调与统一。任何一种风格的形成,都经过时间的检验、是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是技术和文化的积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用材上说,“质感存真、色感呈伪”,质感是内涵,色感只是表象。特别是外墙粘贴石材、瓷板(砖),由于任何材料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能,石材、瓷板(砖)和粘结砂浆的胀缩系数不同,温度变化时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积累到大于砂浆以粘结力时,瓷砖就会空鼓脱落。而且单块面积越大应力越高,越容易脱落,所以规范对粘贴外墙瓷砖的高度作了严格的规定。同样,板才的光亮度不是越高越好,用在外墙上的亮光瓷板(砖),很容易使周围环境产生眩光和幅谢热,形成光污染。
室内装修使用的墙地面石材、陶瓷,门窗用的铝合金、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在卫生打理方便的同时,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凡事有利必有蔽。在现代科技在生活上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害。要是长时间在冷冰冰、亮晶晶且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空间里生存,最终只会把居家变得空荡荡。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道家讲顺其自然,是因为人是有生命的动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小的自然,只有生活在有生命迹象的空间里身心才会健康。所以,通晓这道理的人,都会采用木门、木窗套、木隔断、木家具以及布艺窗帘这些有生命迹象的东西来改善居住环境。
说了这么多都是陈述事实,丝毫没有否定或贬低农村人的意思。做事带有盲目性和爱面子是人性共有特点,并非农民独有。可能城市人比这更甚,无非表现方式不同而已。需知,今天不切实际的任性与潇洒,要靠明天剜肉来偿还。由于篇幅和本人水平的原因,对建筑、装饰装修涉及的更多领域就不再一一展开。总之,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如何缩小或两者之间的差异,则需要有心人通过长时间探索和不懈努力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