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理论
作者:辛一山
序言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中国经济理论构建思路
第三章 中国经济理念归纳
第四章 货币
第五章 财富
第六章 中国贸易理论
第七章 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八章 中国创新理论
第九章 观念融合
序言
说起构建中国经济理论很多专家学者会感到很意外,因为经济学本来就是西方人构建的学科,而西方经济学科成熟起来也只不过才两百多年。有些人会认为我们学习西方人的经济学还来不及,还要构建我们自己的中国经济理论,未免有些不自量力和狂妄。
但是,西方经济学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临困境,以往奉为经典的新古典西方经济学正在迅速失去其影响力。西方现在时兴的是有机进化式的演化经济学。西方人发现单一狭隘的理性经济人根本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本不符合现实。而且所谓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可以自动促使市场达致均衡这样的设想和判断也不完全符合实际。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市场经常是盲目的,价格虽然可以调节供求,但这个过程是往往浪费很多社会资源。而且市场均衡的假设基本上不能达到,这只能是一个理论假设,实际上这样的状态是很难出现的,因为人口变化、厂商和市场的变化是异常复杂多变的。市场只能呈现出一种完全无法达致均衡的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表象。
再有,2007年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的暴露出西方经济学的困境。众多所谓的富裕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发展呈现疲态,社会财富大幅蒸发。而社会财富为什么会蒸发?这个问题西方经济理论界没有一个很好的说明。
相反,没有什么经济理论,不按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的中国却一枝独秀,经济长时期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
西方经济发展的困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促使世界人民反思西方经济理论。而且世人还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没有经济理论的指导为什么经济可以这么好的发展?
再深入的考究,中国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的,只是在晚清和民国这一小段时间里中国才处于落后状态。那么什么是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先进的原因?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和世界人民思考的问题。
中国不间断的历史记载和各种资料正是我们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材,我们如果忽视历史文化的考证,我们对于解答“中国经济奇迹”就会出现困难。而西方人忽视了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标本的考证也使得他们在经济学理论构建和完善中屡屡遭受挫折,导致西方学术界至今还不能发展出比较符合实际经济发展的理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国的历史那么的重要。因为中国在历史发展中非常的重视循环发展,维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统治者的重点。现在的西方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就不是很重视,导致经济危机频繁出现,永无断绝。如果西方学者有深入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历史就会发现经济发展必须可持续循环发展之后才可以考虑创新改革,一切的基础就是可持续的循环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强盛和现在经济上的发展“奇迹”正好说明中国文化里面有很多的发展理念是具有经济学价值的。我必须深入的研究中国文化以此挖掘出一些有用的观念来作为我们构建中国经济理论的基础。而中国文化观念具有重要经济学效用则可以从众多海外华裔的个人发展经历中看到。很多的海外华裔在过去大都是在中国国内难以生活的一穷二白背景,毫无个人财富可言,他们最初大都是以苦力身份在国外生存的。可是两三代之后的华人大都可以成为小企业主或大企业家。这些成本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吃苦耐劳,随时工作,省吃俭用,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积攒出一定量的资本,从小到大的发展。无一例外。这样的生存经验就是来源于风险意识和发展精神,牢固的文化影响已深入基因。以至于海外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人出国后都吃药了,因为中国人可以控制住性欲的冲动,一直勤奋的工作。所以中国文化具有深邃的经济学含义和作用,有待我们进行挖掘。
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将一些经历史验证的、有价值的理念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将之系统化模式化的过程。简单的说经济学就是有用的常识归类,它有助于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减少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从广义范围来讲经济学包含众多门类的知识,如政治是社会秩序的保证,稳定的政治有力与社会生产;军事是稳定秩序的外部保证,战争的嗜好会带来短期的利益,也会到来长远的损害,如果总结错误的经验就会是民族和国家覆灭,斯巴达人和匈奴人就是崇尚武力战争而导致灭亡的。而人际关系、爱情、婚姻、法律、风俗等等知识都涉及经济学。
如何在如此庞杂的知识系统里总结出有用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就是我们本书所要做的努力。经济学理论的构建首先必须摈弃偏见,因为偏见会限制很多人的思维。例如大家知道的,在经济学理论史上有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论争,资本主义坚持市场自由经济,而社会主义坚持计划经济理论。就是因为不断的论争使得大多数人不能正确的看待经济发展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成见。
邓小平就很伟大突破了成见和偏执,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观点,讲的是“改革”实际上就是突破成见,让人民试着综合实行一下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而同时又保留了国家计划这样有优势的特点。简单的观念突破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奇迹”。回头看,坚持偏见的代价是多么的高,如果不是有邓小平这样敢于突破常规的领导人,我们国家还说不定要像苏联俄罗斯那样走多少弯路。现在回头看大家都认为很简单,不就是将两者的优势综合起来发挥吗。可是在历史论争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势不两立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处身其中是很难有理智正确的判断。
大道简易,真理简单,说的就是这样。中国奇迹说穿了很简单,就是资本主义有用的理论再结合社会主义原有的优势,综合发展。
所以在看完本书之后,你或许会发现,其实经济学并不复杂或难以理解。经济学其实就是一些有用的常识的系统集合。而将中国文化中很有价值的理念总结出来,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受益就是本书写作的出发点。
由于本书纯粹是个人观点,其中难免有偏颇,希望专家学者有疑问及时提出来。或者看到本书有什么学术或逻辑问题时可及时指正,在此诚恳多谢!我们联系邮箱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