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得不再次惊叹缘分的奇妙——
月初在成都时,因为一直偏爱观看军旅题材,当浏览到新上线的电视剧《铁血将军》时就被这个剧目所吸引,也曾极力向爱人推荐观看。不料,当日却因网络不畅无法痛快观看而暂时作罢。不几日到京,一时更是无暇顾及。
在京期间的一场特殊雅聚,让我在意外中更是惊喜不断。前来的皆是国内艺术界"大腕":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政委、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施盈富将军;原解放军军委政治工作部军乐团团长、著名打击乐演奏家齐景全将军;军乐团著名资深小号演奏家逄丰成;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家周刚岐;军乐团国家首席乐器调音、调试,钢琴调律师周波。更让我惊奇的是,近期热播电视剧《铁血将军》作曲、我国著名作曲家曲成久老师竟然在座。
"这怎么可能?!太奇妙了!"当得知头天爱人冯鹤与逄老师在军乐团大院巧遇以及我与曲老师之间这种提前跨越时空的"气场"交织,让在座的齐团长首先发出惊叹。我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难道这是上天冥冥当中的赏赐和赠予,抑或是帮助?
在我的脑海里,这些服务于国家外交领域的著名演奏家、作曲家们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如此的近距离接触,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此时,却因为爱人短暂的军乐生涯和我的一个军乐梦想以及一份军人情结而如此机缘巧合的走到他们的身边,和这些参加过诸多国家外事礼仪和大阅兵演奏任务的艺术家们面对面交流。

坐在他们中间,听着他们不断地聊着军乐岁月的点点滴滴和军乐生活趣闻,在我的脑海里也不时闪现出不同的画面:他们既是为国家外交事业奉献青春热血的军人,又是在生活中有着不同常人的举止风范,风格迥异的艺术家。
随着齐团长的一声"老久",我把视线转向了作曲家曲成久老师身上。望着曲老师那敦厚纯朴的笑容和一直挂着笑意的脸庞,还有北京城里极其普通的衣着以及低调谦和的姿态,我猜想,能让一个军乐团团长如此"眉飞色舞"讲述其"故事"的人,一定有着非常精彩的军乐人生和值得齐团长为之骄傲的成就。
果不其然,我眼里的这个"邻家大哥"式的艺术"大家",是国家一级作曲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政治工作部军乐团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
跟随着兴高采烈不停讲述"老久"经历的齐团长思绪,我仿佛看到了这个15岁就从辽宁丹东老家招进军乐团的娃娃兵,通过不断努力,是如何从一个单簧管演奏员考入音乐的最高艺术殿堂----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和进入北京大学艺术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的经历。眼前的这个亲切的被军乐团领导和战友们称为"老久"的人,已经通过45年的不懈努力和创作,从一个最普通的演奏员成长为国家军事外交和管乐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作曲家,参与了国家和军队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中非论坛、博鳌论坛、国庆阅兵"等大型活动的创研活动千余场次,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室内乐、管乐、声乐及影视音乐,完成了近百个国家、地区的国歌、民间乐曲创编工作,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军内外获奖、出版。
2017年1月10日,为了重温和再现作曲家曲成久老师为军乐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解放军军委政治工作部军乐团(以下简称为解放军军乐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由其创作的管乐交响作品专场音乐会,音乐会由军乐团现任副团长、国内国外有着极具影响力的国家一级指挥家张海峰执棒,为众多北京市民和业内专家精彩演绎了九首曲老师的代表作:《音乐会进行曲》、《第一单簧管协奏曲》、小号协奏曲《西沙随想》、前奏曲《胜利号角》、国宴席间音乐《春雨蒙蒙》《秋的思念》、单簧管协奏曲《羌歌》、交响诗《北川2008》、《水兵之舞》,这场交响音乐饕餮盛宴,业内外反响热烈,也是曲成久老师"从艺四十五年,奉献军事外交;作曲二十八载,谱写大国华章"之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解放军军乐团集聚了我国管乐界的诸多顶尖人才和诸多成就斐然的艺术"大家"并不让我感到惊讶,而最让我惊讶的却是当曲老师平静的讲述2008年"5.12"期间去汶川实地体验生活、潜心创作抗震救灾题材时遇险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一边听着曲老师讲述他们乘坐的直升机在汶川上空遇到团雾后迷失方向不得不在空中悬停十几分钟、以及前一架直升机突然失联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冲击的过程,一边上网查询到当时的这样一则报道:"四川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后,终在10日清晨6时许,在汶川县映秀镇一处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19人全部罹难。该直升机5月31日下午执行运送地震受伤群众的任务时,因高山峡谷气候突然变化,直升机遇大雾和强烈气流而撞山失事。"而曲老师告诉我,他们乘坐的后一架飞机因为晚起飞几分钟幸运的躲过了一劫。
我知道,这样的经历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会是巨大的生死考验,只不过因为他们是军人,军人的使命与担当让他们比普通人多了一份果敢与坚毅,于是才有了曲老师不顾生死深入灾区、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无比牵挂和深厚情感,激情创作出讴歌祖国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独具风格的音乐交响诗《北川 2008》。
当乐曲《北川 2008》在我耳边低沉响起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5.12"在成都亲历到的强震那一刻,我更能深切的体会到这首交响诗通过乐曲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所有情感和哀思,伴随着乐曲旋律的加快,我的眼前再现的是国家"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即时画面,这首乐曲不断传递出的力量,让曲成久老师通过恢宏的交响乐那史诗般的语境再现了祖国、军队、人民不畏艰险,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交响乐的张力则深刻的刻画出作曲家曲成久老师的另一种情怀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