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偶尔会听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认为我们是造假大国,为此我们会大动肝火!从各国自身情况来看,英国人的此种看法显然是相当地荒谬,因为每一个国家的评判标准差别是存在的,甚至是相当地大。
我们国人引以为傲的马云先生,在美国却被列入黑名单,原因:他就是“假”的代表;可他却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购物乐趣,全年三分之二的购物可能都会发生在他设计的 “双11”那天,乃至他会很轻松地摘得实现世界销售第一的桂冠;当然必需的生活品得除外。
显然,对于我们而言,假与真是相对的!它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得依据各国特点而言!
在英国人眼里,为何我们又成为造假大国了呢?这应该是按照英国标准而言。
我们听说过,外国人建了一个教堂耗时一百多年了吧,但还没建好!英国人的房屋产权可以为999年,而我们仅有70年!
“999”与“70”相差13.27倍!
显然,英国人的假是基于我们的天然设计就没有达到英国人所谓的标准,故而在英国人眼里我们是造假的;但在我们国人眼里就是合格的,甚至是优质品牌。
其实,每当你去发达的国家溜一圈后,你就会发现,我们认为的精品,在外国人眼里就是大众品,原因就是天然的标准差别造成的。而外国人眼里的精品:就是按照自身需求特定条件下制定而成的,那才是真正的精品!
在我们好多人参与的股票市场,我们也可以发现,欧美股市的牛市是相当地长,美股此轮牛市差1.5个月就达到了9年时间,显然牛市是存在的,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反观中国的牛市,以沪A的5178点前的第一根比较长的月线算起,刚好12个月,美股长达106个月(减掉了2个月),相比而言,是我们的7.8倍。
在每10年的牛、熊运行周期里,中国股票牛市是短暂的,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股票牛市可能是不存在的,因为太过短暂了,但它又的确存在过,而且完成了套牢新的参与者工作。
显然,在每10年的牛、熊运行周期里,欧美的牛市是相当地长,是大众化的;而中国的牛市是昙花一现的,反倒因为“少”而“精”成了精品。
除了英国人嘲笑我们是造假大国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看到英国为何无法成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地?当然,中国也很难发生(因为绝大多数资产应该未进入市场化有关)!
去年,我听了英国的一位教授讲课,他让我们猜:英国的负债比例!我们都猜的是50-70%!因为我们国家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是这个负债水平,有的甚至更高!
但英国教授讲,英国的负债比例位于:25-35%!
一个只有25-35%负债比例的国家,显然是无法完成一轮经济(金融)危机工作的,因为当世界进入经济(金融)危机时,它完全可以靠自身能力抵抗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因为经济(金融)危机总体跌幅就位于65-75%这个水平的!个别高达80-90%以上。
更何况危机发生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且危机的运行过程中,有专家鼓励你抄底、政府来托市,在此过程中你还可以实现一定比例的套现工作…
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来看,俺认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一个夯实资产质量的试金石!
因为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对各种泡沫资产的大清洗,无论你是漫牛、还是快牛,它是彻底的;而且在危机的清洗过程中,只有那些高位逃顶、负债比例低的人才能逃过这一劫;在危机过程中,泡沫也得到彻底地清洗!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夯实!
当然,危机泡沫的清洗过程,也让那些巨头资产质量得到夯实的情况下,获得更大比例的资产,从而在新一轮的资产泡沫过程中,资产再次无限地扩大!
像大摩、高盛们;巴菲特们;李嘉诚们…
反观我们的超级富翁们:大资产泡沫不断地扩大的情况下,还在继续制造更大的泡沫而丧失了逃命的机会:像贵州茅台、腾讯控股们…
其实,不难发现:危机末期,资产缩水80-90%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