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马化腾嗤之以鼻的“知识付费”现竟成千亿市场


 进入2018年,知识付费正式来到了第三个年头,这个一直伴随着争议的概念也开始真正发力,不仅行业规模一再提高,在营销模式方面也开始不断创新,今年年初爆火的直播答题就是其中之一。曾经频遭非议的知识付费,在如今逐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影响下,日渐成为了资本趋之若鹜的香饽饽。

2017年对于知识付费来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知识付费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风口”产业,喜马拉雅FM、知乎live、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纷纷上线,各大公司、自媒体也相继入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也随之快速增长。而社交渠道和线下场景的引入,也宣告着知识付费已经朝向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多元的产品形态进发。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的用户规模约达1.88亿人,其市场总体规模更是高达约500亿元人民币。而对于已经全面爆发的知识付费,在进入2018年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如今的知识付费市场中,主要存在着四类知识服务平台,第一类是以粉丝与知识专家的社交、问答为主的社交知识服务平台,如知乎、分答、得到等;第二类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知识生产者上传课程分享的课程汇聚平台,如喜马拉雅FM、网易公开课等;第三类是像插座学院、三节课、创业邦这样的垂直领域培训平台;第四类就是通过建立线上线下阅读社群来提供知识服务,并促进图书销售的社群阅读学习平台,如十点读书、有书等。当然,除了这些较为“传统”的模式外,年初大火的直播答题也是知识付费的一种,只不过在直播答题中,用户与平台的位置互换了位置。

相对于“传统”模式,直播答题的商业模式更加容易,但按照现在的情形,未来直播答题很有可能演变成直播娱乐,这对于追求工具属性知识的主流用户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即便是“传统”的知识付费模式,也改变了以往的学习习惯和模式,让知识获得的门槛变得更低也更有效率,所以知识付费的火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针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都更强的知识付费,让用户能够充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补充某方面知识或技能。

虽然知识付费优势明显,如今的市场产品、内容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内容泛娱乐化严重,缺少专业、权威、高端、的知识资源也是目前行业面临的重点难题,其长期发展能力仍有待检验。或许知识付费同样需要如P2P整改似的“伤筋动骨”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进入2018年的知识付费,在积极改变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立命之本——内容,只有内容质量得到提升,市场才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