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新年自述


 【胡星斗新年自述】

        经常有人表达对我的"失望":不见教授大声疾呼了。
       
我自称"中派",结合"""",超越"""",结果两边不是人,左派骂我太右,右派嫌我太左。
       
我在体制内,却做着批评体制的事,长年累月为别人争取权利,结果某些官员不高兴、家族不理解。
       
当年,我是最早主张小产权房有条件合法化的学者之一,结果有人揣测我拥有小产权房。后来,我主张停收土地出让金,改征房地产税,以抑制房价和房产投机,有人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房产。
       
他们错了。正像朋友说的,胡星斗不以个人是否有利益、个人是否有权利而决定自己如何发言,不是利益决定态度、屁股决定脑袋,而是二十年来一直在为普通民众、弱势群体说话。
       
我自己也是弱势群体,尽管我有某些说话的"特权"、二十来一直几乎不受干扰地接受大量国际媒体的采访、针砭时弊,在大学学者中可能是唯一的一个。 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相对弱势群体",个人再有话语权也没有法律的保障,级别再高的官员也有退休的时候甚至倒霉的时候。所以,我永远在呼吁法治。      
       
但是的确,我几乎不再写长篇文章了,因为我该写的几乎都写了,自我赋予的两大历史使命:启蒙与制度建设,对于我个人都完成了:
        ------
最早的启蒙网站之一«胡星斗中国问题学»历经十多年,曾经被关闭,旋即打赢官司,成为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的网站被关而胜诉的中国"第一案";
        ------
最早或比较早在网络上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之前只有一位学者的学术论文谈及,在网络上没有影响。十年后国家宣布废除了劳动教养制度)、废除信访制度(建立隶属于立法与监督机构的申诉制度)、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当时想了很久:如果笼统地说废除户籍,别人会反驳许多国家都有人口登记,怎么办?我最终想出废除二元户籍制度的提法)、废除多轨制社会保障制度(怎样形容目前中国碎片化分割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我想出"多轨制"一词),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
        ------
提出了"中国问题学""弱势群体经济学",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但是,我学力不逮,难以深入,成为有始无终的理论。有人说,你好好研究弱势群体经济学,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很可惜,我不喜欢纯学理探究,更擅长对现实问题的讨论;
        ------
最早或比较早提出"宪政社会主义"(后来其他学者组织了几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将右派的宪政与左派的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平等权利法"(平等权利运动)、"2050中国宪法"(我的"宪政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学术研究成果。205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时制宪或修宪的参考);
        ------
网络上最早或比较早全面评价毛、林(之前有辛子陵的著作,但网络上只有只言片语,没有整篇文章。我的林彪真相文章成为林彪研究圈公认的最早网文),后来的其他人写他俩的文章许多是抄我的;
        ------
提出迁都、设立副省级直辖市、进行省级区划改革(缩省)、撤销乡镇政府等,一时成为热点;
        ------
提出官员财产公开的«阳光法案»、与人合作提出«反腐败法»,主张建立"廉政总局";
        ------
致信中央建议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农民养老金制度,建议重视农民权益保障、维护打工子弟学校权益、提高劳动者收入;
        ------
提出建立现代中华文明、现代财政制度、现代金融制度等等,反对行政性垄断,抑制"国进民退",批评国有,支持民有,开展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的社会进步运动。
…………
       
以上是我在启蒙与制度建设方面的大致设想与脉络。我感到,我该写的都写了,该呼吁的都呼吁了,我的探讨,学理性不强,实践性很强,如果继续以前的老路,只能是重复地呼吁,浪费时间,再说,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需要天下人共同努力,前赴后继。
       
我经历过骚扰与恐吓,有段时间我穿着防刺服防弹服;有人不断地给中央写信抹黑我;一些网站一度将我的名字列为敏感词,博客微博列为严管:不得被搜索到,不得转发,不得重点推送;许多媒体曾经规定不允许采访本人;百度搜索我的名字一度会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分结果不予显示"的字样,成为大学教授中的唯一,搜索的词条也从三千余万条,被删除得只剩下几千条。不过,时代最终选择了宽厚、多元、理性。
       
一切已成过眼云烟。热闹之后,我现在更多地选择沉寂,回归本行:经济学,经济与法治。不过,我追求正义与理想的人生目标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只是方式。
       
正如我的诗«石松» (石上松)所写:身在野山不钓名/独将心事付流云/风情千种崖间诉/根须万条石上伸/不为超凡凌绝顶/聊借霜雪练俗身/倍尝艰险一莞尔/雷电风云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