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扩散
▷ 朝鲜:可能于2018年获得可靠的核威慑能力。对朝实施武力打击还是战略威慑,将成为特朗普年内需要做出的最重要决策,也将牵动全球领导人的神经。目前,对朝核设施进行“预防性打击”的最佳时间窗口正在关闭。美有可能不得不选择遏制加威慑做法:即被迫接受朝核能力的现实,在经济上孤立朝鲜,同时加快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并对朝实施长期监视。这将标志全球核威慑局面进入新阶段。
▷ 伊朗:美将对伊施加更大压力,以防其步朝鲜后尘。特朗普扬言要退出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但德黑兰希望避免制裁,能继续出口石油和吸引投资,故会转向欧洲和俄罗斯寻求支持。
2. 贸易
美国贸易政策将更倾向于保护主义。令美产生巨额逆差的主要国家(中国、墨西哥、韩国、日本)将在新一年中得到白宫的“重点照顾”。特别是针对中国,美将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等多方面轮番发难,包括启动“301条款”和“232条款”调查。
美将继续劝说欧盟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已就此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后者将在年内成立专家小组并展开审查。
尽管全球贸易争端呈升级之势,但白宫不会打响全面贸易战。
美双边政策促使亚太国家寻求新的多边贸易平台,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3. 原油
除非全球经济遭重创,否则国际原油市场将有望实现供需再平衡。原油库存量将继续下降,加上伊拉克、利比亚等国政局不稳,原油产能受限,欧佩克(OPEC)将减产协议继续延长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各签约国将于7月召开关键会议,届时沙特及海湾盟国能否继续履行减产协议将成为关注焦点。
若伊朗核谈判破裂,则全球原油生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各产油国会将沙特和俄罗斯抛在身后,放弃协议并迅速恢复生产。
美国可能会在走高的油价推动下,扩大页岩气产量。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给原油市场带来冲击——欧洲、中国等先后出台了“燃油车禁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