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区概况
万溪冲位于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整个村子为宝珠梨园环抱,背靠梁王山生态隔离带,毗邻大学城,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万溪冲种植宝珠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且宝珠梨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万溪冲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万亩梨园深受昆明广大居民的喜爱。
从万溪冲目前的开发规划现状来看,对村落生活、生产、生态的资源、空间进行了融合开发,获得了三生效益,但在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连接上,没有应运景观学的方式进行美化,三生空间的过渡带生硬不美观,不能给人更愉悦的空间美感。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杂乱无章,不同分区没有明显的旅游线路指引。在旅游项目设计和产品开发上,内容单调,没有充分利用农村的三生旅游资源,也没有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创新。
在万溪冲较为乐观的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基础上,为避免传统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以三生共融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来解决这些影响,并实现万溪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生共融型乡村旅游是在旅游较好发展的同时得到生态效益、生活效益与生产效益的乘数效应,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思路
在万溪冲的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中对其资源融合开发,项目产品的规划设计要将三生空间相互联系起来,旅游线路将空间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
1、生活空间-产品-效益
在万溪冲村落生活空间里,保留并整修了260余户具有原始特色风貌的老昆明“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民宅。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建设了游客集散中心、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体验园、演艺活 动中心、宝珠梨博物馆、生态停车场、传统商业街、少量现代居住。居住区旁边还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休闲小广场、公厕、垃圾房、幼儿园等。整个村落道路硬化、村庄风貌绿化美化亮化。
现有农家乐的主题各不相同,给游客不同的风格体验。游客来这里吃农家饭和各种特色小吃、购买生态农副产品等。在后期的规划中还应该设计一些活动项目,比如参加村落里的民俗活动;进入寺庙了解体验宗教生活、抄诵经文、祈福;和村民一起感受村落里的日常劳作;认养家禽牲畜;添加不同年代的村落生活体验项目,从手工劳作到利用高科技时代的不同项目;在观赏感受乡村艺术文化的同时,给游客提供原材料和场所,让游客亲手制作工艺品等。
2、生产空间-产品-效益
万溪冲宝珠梨的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及万溪冲乡村旅游逐渐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精品化科技化,为万溪冲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农区生产空间里有万亩梨园,也种植玉米、土豆、青豆、辣椒等十几种常见农作物。
万溪冲现在的生产空间只供游客观赏万亩梨园风光,举行诸如“万溪宝珠梨采摘节”、文艺演出、优秀摄影作品展、文学艺术作品征集、农产品展销等主题活动。农业生产是一个季节性过程,涉及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环节,可以规划一些普及农业种植和节气知识的活动,提供给游客亲身体验耕作的机会,从高科技和现实生活两方面设计从播种到丰收的一系列活动,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空间;还可以仿照影视剧里的活动举行各种田野家庭赛等。
3、生态空间-产品-效益
梁王山自然生态空间空气清洁湿润,给人们一个贴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排忧减压的机会,同时更能给游客美好田园生活的氛围。将生态空间融入生活、生产空间,既能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又能丰富游客的体验,进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达到三生效益共赢的目标。
在生态空间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可以打造天地合人、融于一体的演艺活动。保护式地开发生态空间,在安全范围内让旅客走进大自然,开展养生康体运动项目等。农耕体验园可以规划在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接壤处,主要用于较长时间的体验之后进入生态空间缓解。在生态空间中还可以给游客提供自然材料让游客自己制作手工标本等。(首发期刊:孙瑞桃,李庆雷.三生共融型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5):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