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已经和网站上的评价密不可分,购物网站、旅游网站雇人刷评论的现象层出不穷,几乎成了业内的“潜规则”。20日,一篇针对马蜂窝点评造假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网络,微信阅读量目前已经突破100万。文章直指马蜂窝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竟有1800万条都是通过机器人从竞品网站抄袭过来的,占到蚂蜂窝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事情的起因是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自媒体文章。这篇文章于10月20号晚间发布于个人微信账号“小声比比”,文章称数据团队抓取了马蜂窝上116万家餐厅,并抽取了其中三分之一作为样本,同时又抓取了大众点评、艺龙、携程、Yelp等其竞品网站的内容进行对比。
马蜂窝是旅游平台而非本地生活服务网站,用户分享的主要载体为游记、攻略与问答。马蜂窝的UGC内容数据中,游记和攻略占比78.91%,嗡嗡(旅行故事)占比7.92%,问答占比10.26%。这些数据背后,是用户真实的情感与回忆,也是马蜂窝内容的真正价值。
马蜂窝今年8月被曝计划融资3亿美元,其估值或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5亿元)。一个百亿体量的巨头,称之为独角兽毫不为过。而今日资本、启明创投、高瓴资本、GA等机构的投资。也说明了他们对这家独角兽的殷切期待。但这个独角兽的成色到底怎么样呢?
“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
随着世界杯期间“洗脑广告”的铺开,马蜂窝这个旅游网站瞬间取得了极大的曝光率。
UGC平台之间互相抄袭内容,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本来不算什么秘密,作者梓泉表示,“在点评方面,马蜂窝的抄袭非常的严重。而且我们说的抄袭是百分之百搬运,比如Yelp上一个英文点评我直接机翻过来,或者是我大众点评上一个点评,我直接全文复制下来,这才算抄袭。”
而在这一标准下,作者在马蜂窝网站发现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账号从国内外网站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另外还有点评内容与点评商家脱节,点评账号自我身份矛盾、时间错位的现象。
或许这就是马蜂窝官网那句
的真实含义吧。。。
像这种互联网平台为了积累用户口碑数据、从0到1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这种现象在互联网的这种内容口碑平台行业里面其实是比较普遍的。像类似马蜂窝去抓取其他网络预订同行的内容数据这种情况,应该也相对来讲在业内是司空见惯的,大家都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就是抓取或者是抄袭的程度、方法手段各有不同。
但如果马蜂窝此刻正在融资,投资人得知该平台核心优势的UGC内容主要来自“抄袭”与“抓取”,它的估值能剩多少?
“太多生意建立在法律的不严谨与产业陋习之上。仅仅依靠企业自律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和信用机制,让抄袭造假不再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才能整治不良风气、规范企业行为。
来源:权大师
作者:权大师
编辑:标天下
帅的人已经关注标天下了,百度标天下官网免费查询商标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