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卡通,生活更轻松”,是很多城市公共交通便利百姓的真实写照,“叮一下”是我们拥有更快捷、不找零、不点钞的小额支付宣言。2000年以来智能交通的刷卡生活影响了上亿人的出行和小额消费,如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智能停车、放心早餐、看电影、买药、买快餐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南京、哈尔滨等城市常住人口几乎人均一张卡,部分城市发卡量早超过了常住人口,一部分原因是外来人口也买卡生活,另一原因可能是部分居民一人购买好几张卡。可见,一卡通的使用已经成为大中型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但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快速发展,小额消费中的扫码支付,很短的时间内,支付宝、微信的线下手机扫码支付大量取代现金而便利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对于手机支付之外的实体卡支付的进一步便利提出了新的需求。在2016年8月29日马云提出支付宝可以刷公交、地铁的时候,很多一卡通公司还没有感受到寒风的凛冽,在2017年12月多地公交、地铁陆续宣布支付宝扫码可以乘坐时,就不是一卡通的寒风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暴风雪。现在可以清点一下,有多少一卡通公司是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合作而将公司前程绑定在支付宝或微信航母上而可能继续前行的?还有多少一卡通还沉侵在自己的自留地中而眼看着自己的蛋糕将越来越小而不自知的呢?或者说是否应该思考支付宝刷地铁的时代,城市一卡通将何去何从呢?
去掉卡可能是市民便利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支付宝、微信培养出来的刷卡习惯将极大的考验“城市一卡通”的前景。再加上支付宝、微信与银行卡绑定的便利性和信用消费,更重要的是支付宝、微信支付数据的汇总所产生价值以及其生态链上数据的变现能力,将决定了“城市一卡通”地方割据价值的不可持续性。
早在2012年参与陕西省的城市一卡通清算中心规划项目中就提出引进海航、支付宝等全国性清算平台,支撑陕西各地市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并进一步支撑陕西各地市城市一卡通融入全国统一支付......但由于各种原因,该建议没有被采纳!现在,很多的城市一卡通将迎来发展还是萎缩的拐点......
城市一卡通的明天走向将影响的是其本身及其支撑体系,如卡片设计、生产、认证等单位或企业,从国家建设事业IC卡管理到卡片、机具的生产、供应都将带来变革,这个生态系统将随一卡通的存续状态而发生演变。当然,在市民便利支付生活方面,老百姓的福利将越来越高,就看谁来提供这种服务,目前看来,支付宝、微信等将是“城市一卡通”的升级应用版本,同时,还将去掉“城市”二字,逐步覆盖“城市”和“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