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古道咽喉要冲新变化
1979年4月,当时我写了一篇关于秦国攻取宜阳和新城的文章,记述了秦楚古道上发生的几十次战役,引起国家煤炭部综合利用司司长高振德的怀旧情结。他是原王震三五九旅的先遣营营长。1944年12月,王震奉命率军由延安千里挺进大别山,刘子玖、韩钧率河南军区部队与中央警卫团一部打前锋,王震大部队在其后,趁冬季洛河水小,夜间强行军赤脚涉渡洛河,来到宜阳县的赵堡镇,从这里南下,挺进大别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赵堡是洛南的民主政府所在地,属于“革命老区”。
1979年秋天,高振德司长考察豫西,洛阳地委安排一辆北京吉普,我陪高振德司长先后到陕县、灵宝、渑池、新安、宜阳、洛宁、栾川、嵩县、伊川、汝阳等地,看到地方交通道路几十年没什么变化,群众依然贫困,万分伤感。在宜阳赵堡,高司长回忆讲述他当年担任王震率领的南下部队先遣营营长,到过豫西很多地方,在赵堡,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大力支持和帮助,感概万分。当时看到这里依然是当年的乡间道路,贫穷不堪,眼内不由涌出泪水。他发誓一定要向“老头子”(王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198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反映老区的贫困实况,“最起码先把道路修好”。
在陪伴高司长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领略了“老红军、老八路”的革命作风,他是高干首长,却坚决不住当地政府安排的宾馆饭店,不接受招待宴请,坚持每到一地,晚上住老乡家,与老乡吃一样的饭。高司长还在我家吃过香米粥煮红心红薯稀饭,配白萝卜炒粉条。
正是这次难得的机会,不仅能与高司长探讨豫西交通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而且谈论了古道在促进东西部商贸交流方面的作用,谈到古代的丝绸茶叶瓷器火药等,具体经由豫西那些路线向西部输送的问题。遵照当时对高司长许下的承诺,我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先后写出《东部丝绸古道考察》和《东部丝绸古道与军事战略交通线的研究》,列为洛阳古都学会和洛阳市重点社科课题,并上报国家有关部委。
在国家的重视下,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交通部对口洛阳实施交通扶贫,先后将豫西的栾川、汝阳、宜阳、伊川、新安等县列为重点交通扶贫对象,派出交通扶贫工作组。首先开建由渑池黄河岸边的南村,到嵩县闫庄的国防公路“南阎公路”,紧接着修建“秦楚古道”咽喉要道的宜阳莲庄-赵堡-平等的平莲路,使昔日“牛马驴骆驼行走的丝绸古道”,变成了“汽车飞驰的柏油马路”。20多年间,国家交通部、河南省交通厅先后派驻十多批交通扶贫工作组进驻扶贫县,投入巨额交通扶贫资金,几十条交通扶贫公路相继修通,改建扩修县乡干线公路,特别是连接豫西山区嵩县—栾川—洛宁—汝阳—宜阳—伊川的公路,已经形成南北畅达,东西贯通的网络。豫西的交通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高振德司长和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已经作古了。
《东部丝绸古道与军事战略交通线》研究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古都学会、洛阳古都学会和洛阳市社科研究项目“优秀奖”,对国家决策规划修建豫西地区扶贫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200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部署开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国家发改委拟批复走西安-陕南-西峡-南阳一线,我建议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走豫西的“秦楚古道”一线,经专家们考察秦楚古道的沿线情况,得出优于“陕南线路”的结论,决定选定三门峡-宜阳赵堡-伊川杨海山-葛寨烟云涧-汝阳蔡店-陶营-临汝镇-平顶山-南阳一线的线路。其中管道经过的伊川县葛寨烟云涧村,是我国青铜礼器制作铸造重要的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也是洛阳工业制造业将来转移到市郊的规划优选区,特意在距烟云涧西侧伊河西设立一个分输气站(资料《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道具体走向》文图 翟智高https://wenku.baidu.com/view/0d3d062c0066f5335a8121ed.html)。
2008年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批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天然气长输管道。这项工程开工建设,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具有重大意义!”。温家宝总理批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浩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依托管网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加强科学管理,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2008年12月17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在伊川开工,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当时参加开工仪式的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如今已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得中原者得天下”探秘
《东部丝绸之路与军事战略交通线 》
古今的历史表明,“秦楚”、“秦郑”、“晋楚”、“周楚”古道交通线,不仅是东西商旅首选捷径,而且是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地处中原,为“九朝古都”。每有战事,洛阳首当其冲。欲得洛阳,必先占洛阳南部古道交通线。
尽管洛阳现有陇海铁路和与之相平行的310公路,但古道交通线有着特殊的经济战略意义。古道沿线是洛阳市人口密度较大而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这种贫困是因为交通不发达而造成的,古道沿线作为东部丝绸之路和军事战略交通线,毕竟有过繁荣时期,不然不会村镇林立。
东西向古道交通大动脉直达畅通,西北与东南的长途汽车可走捷径而东来西往,对加速东西部经济交流,带动沿线经济振兴,尤其对促进洛阳市的汝阳、嵩县、伊川、宜阳、洛宁,栾川;三门峡市的渑池、陕县、卢氏、灵宝等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巨大意义。对缓解洛阳市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也可减轻。更重要的是,虽然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已修通高速公路,但该线有巩县和崤山硖石段的沟豁险峻路段,有许多高架桥梁和众多山洞,战时经不起飞机轰炸,一炸即中断交通大动脉,在军事上有着致命的弱点。而古道所选是天然平直线路,不过山洞,没有深沟,不需高架桥,战时即使白天被炸,晚上用推土机很快就会修通,不易中断。
因此,高标准规划“秦楚”、“秦郑”、“晋楚”、“周楚”古道新时期的交通线,选定线路时,要尽量不钻山洞,尽量少用或不采用高架桥,不仅有着现实的经济价值,而且有着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伊川自古被称为东部丝绸古道交通枢纽咽喉要冲
古代经过伊川县境的有晋楚、秦楚、秦郑、周楚四条古道;
其一,“晋楚古道”:
自山西曲沃经侯马从两个方向通向“楚”地。西道:经侯马、夏县、在平陆过黄河,经陕(三门峡)、交口、宫前、河底至宜阳韩城(古宜阳)过洛河,经赵堡、白杨、坡头、宋店、莘店(平等)过伊河,经寨子街(白元)、吴起岭、内埠、临汝镇、庙下、汝州再向东诸地。东道:经侯马、垣曲过黄河,经南村、渑池达宜阳韩城与西道合并。
其二,“秦楚古道”:
由咸阳东行出潼关至函谷关(灵宝),分南北两路通向楚地,北道由灵宝至陕县,走“晋楚古道”。南道由灵宝向南经杜关、官道口、上戈、长水、洛宁、三乡至宜阳韩城,与“晋楚古道”合轨,再经赵堡、平等、内埠、临汝镇通东南诸地。
其三,“秦郑古道”:
秦楚古道至新城(大莘店 平等),过伊河向东经白元、半坡、颖阳、阳城(登封告城)、密县、新郑、睢县、商丘、徐州、上眗(连云港南)为“秦郑古道”。秦国统一六国后,“立石东海上眗界中,以为秦东门” (《史记 秦始皇本纪》。参见《文物》1995年3期“长安超长建筑基线”。)
咸阳、宜阳(韩城)、新城(古城)、阳城、新郑、上眗基本为一东西直线,与秦郑古道相平行。
其四,“周楚古道”:
从洛阳“周王城”向南,出伊阙走伊河西岸到新城,经(大莘店 平等)伊河渡口,经白元、内埠、临汝镇向东南,“周楚古道”。
伊川境内古代东部丝绸(秦楚 秦郑 周楚)古道的详细线路
其一,由新城(平等)莘店过伊河,经夹河、良寨、水牛沟、吉泊、库头、内埠、临汝镇、汝州.....是秦楚古道商道北线军事线路,道路平直,是秦统一后所修的直线驰道遗存(后废止,改到中线)。
其二,由莘店过伊河,经班庄、白元、吴起岭、小辛店、内埠、临汝镇.....是秦楚古道官道中线。
其三,由莘店过伊河,经班庄、白元、辛庄、上渠、内埠、临汝镇、汝镇.....是秦楚古道官道南线。
其四,由莘店过伊河,经谢庄、省源头、商遗堡、窑头、烟云涧、妙水、蔡店、草营、陶营、临汝镇、汝州.....是秦楚古道南线商道。
其五,由莘店过伊河,经夹河、良寨、水牛沟、富留店、杨岭、石岭、程子沟、窦村、半坡、大金店、阳城、新郑.....是秦郑古道军事主道。
其六,由洛阳向南,过伊阙,走伊水西岸至新城(古城村),由莘店古渡口过伊河到白元.....是周楚(伊阙)古道。
历史上,洛阳、伊川本地就是重要丝绸产地,还是丝绸最重要的集散地(《左传 》)。而东部的的丝绸,走秦楚古道汇集到新城在分流去洛阳或西运。
东部和东南部的丝绸等商品,可以由马队经由“巩县道”、“轘辕道”、“大谷道”、“伊阙道”运抵洛阳,但最平坦方便的是伊阙道。
在东西方商旅以马和骆驼为交通工具的时代,走山间河谷较平坦地带,少翻大山,尽量选直线捷径、有溪水、草料和人家,保证旅途的给养供养而又少走弯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最利于马和骆驼便捷行走的东部丝绸之路是秦楚古道和周楚伊阙古道。
“秦郑”、“秦楚”之间的商贸捷径,也是军事交通要道。主要是该线路避开了都城洛阳。没有洛阳东部巩县段的纵横沟壑的阻隔,没有洛阳西部峡石段的险窄难行。是洛阳南部沿自然河谷而行进,穿越熊耳山脉,崤山山脉唯一较平坦的通道。自然河流可保证人、马、骆驼的饮用,因而出现“牲口白天走,骆驼晚上走。夜以继日,不绝于途。向东运的是食盐、药材、金、玉、宝石。向西运的是布匹、丝绸、茶叶、瓷器、鞭炮、香表等”。古代东南地区的丝绸等,几乎全部是经秦楚古道输送的,
历代西域诸国大批的商人,纷纷通过丝绸之路来中国进行商贸活动。带来了宝马、骆驼、骡子、貂裘、盐枕、细毯、金、银、铜、铁、锡、朱砂、水银、雌黄、胡粉、珊瑚、琥珀、佛像、玛瑙、水晶、玻璃、象牙、犀角、玳瑁、蜜枣、胡蒜、核桃、芝麻、黄瓜、石榴、西瓜、芫荽、白象、狮子、安息香、夜明珠、郁金香、葡萄酒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鞭炮、香表、纸张、布匹、火药、土漆等,被胡商大批贩运至西方,尤其是丝绸,成为西方富豪贵族最喜爱的物品。
洛阳 伊川 地形 水系 古道 公路 古迹示意图
国道240是连接华北和华南的公路要道,也呈南北走向。起点在河北省保定,终点在广东省台山,从北往南经过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省。横贯伊川县中部。
国道343是呈东西走向的公路要道,起点在江苏省大丰,终点在河南省卢氏县,经过江苏、安徽、河南3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