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其实不简单


        成功是绝对的好词,不容置疑。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以及有同类型的人对成功的解读均有差异,但对其本质的把握(心理预期的达成或预定目标的实现)却没有太大差异。本篇不考虑成功这个概念本身的词性、词意以及对他的不同理解。只通过《西游记》这部巨著,对唐僧师徒四人组成的取经团队和他们取得成功的因素进行剖析。

        在这个团队中,作为师傅的唐僧,虽手无搏鸡之力,还经常做错事、糊涂事甚至冤枉好人,但凭他拥有清晰的目标(取经),明确的方向(一路向西)和毫不动摇的意志和决心。就足以让他成为这个团队当之无愧的引领者,也就是追求成功的主动者。而他的三徒弟,纵有降妖除魔的能耐、七十二般变化的手段以及十万八千里筋斗云的本领,虽累死累活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只能是成功路上的追随者。所以,《西游记》告诉我们,专业人士获得成功的最佳途径就是做好追随者。

        毫无疑问,师徒四人完成取经大业既是团队的绝对成功,也是个人的绝对成功。而且最终的成功建立在阶段性成功的基础上。如果从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各自获得的封号看,唐僧的旃檀功德佛跟悟空的斗战胜佛、八戒的净坛使者和沙师弟的金身罗汉相比不可能等同,几者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差异是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取得真金,既有成功的绝对性也有他的相对性。

        从团队成员的背景看,唐僧是金禅子转世,用今天的话说佛界跟道界一样就是一社会组织。八戒和沙僧都是有前科的被贬官员,原属体制内在编人员。而最有本事的大师兄则是一典型的当地黑社会老大。虽有被招安进入体制内经历,却因嫌官小造反把个官府闹得鸡犬不宁。幸好有社会组织(佛界)大佬出面平息才将其收监。由此可见,虽仅四人组成的取经团队,既有社会组织的重量级(金禅子)人物引领,又有体制内带罪立功的官员(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参与,同时还有黑帮老大(美猴王)全程保驾。人数虽少却涉及黑白两道和黄道(社会组织),且带罪官员就占到总人数的2/4。别以为黄、黑道的人数比例小,他们全是重量级人物。更何况取经项目就是由社会组织的带头大哥一手策划。这样的团队组合,自然也构成了取经成功的必然因素。君不见,但凡有官、商、黑背景的家庭或个人,那一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换个角度。佛界重量级的人物不少,被安排转世的既不是银禅子、铜禅子,也不是铁禅子、铅禅子而只金禅子一人。同样的,不论白道黑道,手段、本事和能力与师兄弟比肩、甚至超过的大有人在,为什么被观音菩萨点化进入取经团队的就他哥三。况且除唐僧外,师兄弟三人参与取经的动机都不是那么高大尚。虽有仗义、报恩的成分,更有解除痛苦和被逼无奈的事实。如果说大师兄的成功靠本事,沙师弟的成功靠实诚,那么二师兄八戒呢?要本事没多大本事,论忠诚还是个最不稳定的因素。若硬要找个理由,只能说跟对了人、上对了船。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看出,师徒四人取经的成功既有他的主动性也有他的被动性,既有他的绝对性也有他的相对性,既有他的必然性也有他的偶然性,甚至还有他的戏剧性和被逼无奈性。所以,不论团队还是个人的成功,努力只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背后有人希望并需要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