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9-11月)连阴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特点是雨日多,常以绵绵细雨为主。不过雨日虽多,雨量却不大,强度也弱,形成连绵秋雨态势。 连连续续降雨时间最长的可达四十多天,此时正是秋玉米、谷子、花生等秋作物快成熟的时期,所以农谚有云:“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八月连阴闹人心,九月连阴吵破天”。
秋雨连绵较长时间,称为华西秋雨,多出现在每年的农历的七月到八月,今年8月29日,已进入华西秋雨期,较常年平均开始时间(9月7日)偏早9天。
华西秋雨期间秋雨连绵,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它主要出现在华北南部、秦岭东部、四川盆地、渭水、黄河中下游、淮河、洛水、伊水、汝水、汉水流域、云贵等地。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
华西秋雨天气的形成是冷暖空气相互交融的结果。每年进入农历处暑以后,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原、西伯利亚冷高压5500米上空之间的秦岭南北地带,处于低气压区内。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东方向输送,此时西太平洋不断有热带风暴和台风生成,在连续向西和西北旋转运动中,把西南丰沛的水汽,推向中国大陆西部和中东部腹地。
这时,由于太阳向南半球回归,北极地区的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南下,形成冷涡气旋。太平洋向北部运动的台风气旋,也会将黄海、渤海的丰沛水汽,向西部低气压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不断交汇、碰撞、交锋,因而就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这便是秋雨连绵的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可以从8月下旬持续到11月份左右,持续时间长则是其最鲜明的特点。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由于秋季暖湿气流通常不及盛夏,因而降雨强度并不是特别大,比较缠绵,成熟的谷子、花生收割不了,还会就地发芽。
华西秋雨的变化趋势表明,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初期为相对多秋雨期,1970年代中后期、198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末华西秋雨相对较少。21世纪开始又出现了较明显的华西秋雨现象。
丁酉鸡年农历七月华西秋雨示意图
西太平洋有多个热带风暴转变为台风,其中台风“天鸽”、“帕卡”影响最大。而台风“珊瑚”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袭击我国,但起到了滞留冷暖空气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多多停留的作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丁酉鸡年农历七月华西秋雨示意图.jpg
冷空气持续发威 北方转凉南方高温渐消
最近几天天,在冷空气和阴雨的影响下,陕西、山西、河南西部和南部、四川东北部、湖北中部和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大部、湖南北部以及黑龙江东北部等地降温明显,气温较前天同一时次普降6~10℃、局地11~15℃。昨天14时伊川气温降到13℃,使人们不仅明显感到凉爽,而且以稍有寒意,不少人穿上深秋甚至初冬的服装。
冷空气威力已初步显现,监测显示,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地区也有一些阴雨。28日--29日,黑龙江漠河、内蒙古阿尔山出现降雪。
8月28日,漠河出现降雪。
8月29日上午,内蒙东北部大雪纷飞。
今天,华西秋雨继续,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江汉中北部、黄淮、江淮、河南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和暴雨(50~90毫米)。局地可能有大暴雨(100~130毫米)。河南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黄河以北和三门峡、洛阳、平顶山、郑州、许昌、开封、周口、商丘八地区及巩义、汝州、兰考、永城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中南部、江淮等地再遇较强降雨,其中四川盆地、陕西南部、湖北、河南等地降雨频频,特别是对于四川盆地、陕西南部等地多山区,要防范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他地区也要加强防范连阴雨的不利影响。
===
后续跟踪资料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z9371_l88_pi_201708290048000001.jpg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z9379_l88_pi_201708290048000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年8月29日降雨区.jpg
2017年8月29日07:00~08:00河南一小时降雨排名前十名
所属地区站名降水量
1河南新蔡46.9mm
2河南淮滨32.4mm
3河南栾川23.3mm
4河南驻马店16.2mm
5河南卢氏14.8mm
6河南宜阳11.6mm
7河南洛宁11.6mm
8河南嵩县11.5mm
9河南汝阳11.3mm
10河南舞钢9.9mm
201708292100000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evp_nmc_weap_sob_er6t00_achn_lno_p9_201708300000000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chn_l88_pi_20170830011200001.pn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ncn_l88_pi_20170829160600001.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z9371_l88_pi_20170830011800000.jpg
2017年08月30日07:00~08:00河南一小时降雨量前十名
排名所属地区站名降水量
1河南杞县23.1mm
2河南民权22.1mm
3河南中牟19.2mm
4河南开封19.1mm
5河南封丘19mm
6河南兰考18.1mm
7河南新安17.1mm
8河南郑州16.8mm
9河南宁陵16.4mm
10河南长垣16.2mm
2017年08月30日13:00~14:00河南一小时降雨量前十名
排名所属地区站名降水量
1河南临颍18.3mm
2河南汝州18mm
3河南伊川17.2mm
4河南襄城16.7mm
5河南宝丰15.7mm
6河南石龙15.7mm
7河南宝丰15.7mm
8河南石龙15.7mm
9河南西华15.4mm10河南汝阳13.8mm
2017年09月02日08:00河南24小时累计降雨量前十名
排名所属地区站名降水量
1河南洛阳新安县石井31.7mm
2河南南阳邓州市构林12.2mm
3河南南阳桐柏县佛教学院12mm
4河南洛阳孟津县小浪底11mm
5河南焦作修武县青龙峡10.9mm
6河南新乡辉县市宝泉水库9.9mm
7河南焦作沁阳市常平9.6mm
8河南焦作修武县岸上9.4mm
9河南焦作修武县西村9.3mm
10河南南阳唐河县上屯8.2m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0902025842729.jpg
201709021200000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evp_nmc_gisp_s99_ee0_achn_lno_p9_20170903060000000.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ccn_l88_pi_20170903094800001.jpg
台风“玛娃”影响广东等地,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汉江淮等地有中到大雨
今年第16号台风“玛娃”(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3日)下午6点钟位于广东省汕尾市东偏南方大约100公里的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纬22.5度、东经116.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30-200公里。 预计,“玛娃”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即将于今天晚上在广东汕尾附近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20-23米/秒,8-9级),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图1 台风“玛娃”未来12小时路径预报图(9月3日18时-4日05时)
受低层切变线影响,3日夜间至5日,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累计降水量30~70毫米,局地80~120毫米
昨天台风“玛娃”刚登陆广东,今天2017年09月04日08时,又一个新的热带气旋(台风)在南海生成,继续推动暖湿气流北上,未来北方华西秋雨将持续.jpg
2017年09月04日08时又一个热带气旋(台风)在南海生成.
sevp_nmc_tcbu_sfer_eme_acwp_l89_pb_20170904080001080.jpg
2017年9月9日08时至10日08时,四川东部和南部、贵州西北部、重庆、陕西南部、河南中部和西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达20~30毫米,局地40~60毫米。
相关图片如下:
sevp_nmc_gisp_s99_ee0_achn_lno_p9_20170909000000000.jpg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ncn_l88_pi_20170909052400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evp_aoc_rdcp_sldas_ebref_az9371_l88_pi_20170909053000000.jpg
截至2017年9月9日日12:00时河南累计24小时降水量前十名
排名所属地区站名降水量
1河南三门峡卢氏县瓦窑沟45.7mm
2河南三门峡卢氏县汤河33.5mm
3河南三门峡卢氏县双槐树33.3mm
4河南洛阳嵩县旧县26.4mm
5河南洛阳栾川县石庙26.3mm
6河南三门峡卢氏县五里川25.1mm
7河南洛阳栾川县柳子24.7mm
8河南南阳西峡县桑坪24.5mm
9河南洛阳嵩县何村23.4mm
10河南三门峡灵宝市梁庄22.7mm
附录:
台风的命名
(9月12日)下午两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的热带低压升级为今年第19号台风“杜苏芮”,它与第18号台风“泰利”形成了“双台风”的形式。
第18号台风“泰利”和第19号台风“杜苏芮”可能于14日夜间到15日接踵登陆或影响我国华东、华南沿海,并带来大范围的强风暴雨。
夏秋两季是台风的多发季节
沿海地区每年都要遭受台风侵袭
因此对台风可谓见怪不怪。
这么多可爱的台风名,到底是谁起的呢?
20世纪初气象预报员开始为台风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名字,总计140个名字循环使用,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台风命名表里中国最新提出的10个台风名字是:海葵(替代“龙王”)、悟空、玉兔、白鹿(替代“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黑台风”可能会被除名哦!
什么!被除名?
当一个台风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地区)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地区)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请撤换,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这避免了在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另外,当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地区)认为台风名字不恰当时,也可提请撤换。
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台风名称进行增补,该名称一般由原提供成员国或地区重新推荐。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
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台风委员会总计除名40个台风名字,其中有32个是因为台风造成严重的灾害,每一个被除名的台风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中国提供的台风名字已经有两个名字被替代,分别是“海葵”替代“龙王”、“白鹿”替代“海燕”。
台风“海马”太“凶残”被除名
超强台风“海马”在2016年10月19日登陆吕宋卡加延省,而后进入南海后登陆我国广东。
“海马”登陆菲律宾,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2013年台风“海燕”过后增设五号风暴信号以来,首次发出最高风暴信号。受“海马”影响,菲律宾和我国华南地区经济损失重大,总计约有19.3亿美元。
“海马”过后的菲律宾。
“海马”这个名字总计被使用了三次,分别是: 2004年第21号台风“海马”(热带风暴级)、2011年第4号台风“海马”(热带风暴级)、2016年第22号台风“海马”(超强台风级)。其中“海马”一世和二世的强度并不强,仅仅达到热带风暴级的强度,不料“海马”三世如此肆虐,给菲律宾留下满目疮痍。
台风委员会第49次届会议决定对“海马”进行除名并要求负责取名的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