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语言的重量——让孩子与父母更亲近!


 

有时候,家长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但往往很难做到。没关系,不必一味的隐忍,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如果家长在说话前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请对方处理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声调说话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如此,对孩子也是如此。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来说孩子更容易接受。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同时也可以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从而更有利于沟通。

1、降低声调,孩子更集中注意力听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往往采取“先发制人”的方法,大声呵斥,以求先镇住孩子。然而,他们往往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要么大声哭闹,要么使用高声调反抗。如此一来,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家一肚子气,甚至引出家长对孩子的一阵揍打,可孩子的心里仍然是不服气的。


大声骂没有效果,不妨试试降低你的声调。降低声音,不但可以约束自己,控制情绪,还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因为家长说话声调低,孩子也会因此更集中注意力听,他们知道虽然自己在被教育、被批评,但是内心仍然感觉是被尊重的,因此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

 

2、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降低声调可以帮助家长调节情绪、赶走愤怒。作为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陪伴,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日后性格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遇事不冷静、开口就大声责骂的父母,其孩子日后性格暴躁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更重要的一点,在批评教育孩子时,运用适当的措词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思。比如“我爱你,同时你的行为如果改变一下就更好了。”,这种话虽然听起来有点不习惯,但是,孩子能够明白,虽然爸爸妈妈是在批评我,但他/她还是爱我的。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对家长提出的批评意见也更乐意接受。

3、把你所期望的要求解释给孩子听

我们说拒绝语言暴力,不是说不能骂孩子。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正确的声调、语气和措词外,家长还要注意把你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例如,带孩子在路上散步,如果单纯告诉他不能到处乱跑,他也许会暂时接受你的意见,但没过久又忘了。而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用温和的方式来警告他,如果违反的后果将可能是摔倒,或是被车撞到,这样孩子对你的教育印象就会更深刻,再犯同样的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对于孩子而言,家长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孩子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家长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把自己的语言、行为好好反思,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始终用自己的心与孩子保持诚挚的沟通,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本来目的,才能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是彭华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亲子沟通杂家。我信奉的原则是有效才算重要,会爱才是真爱!孩子叛逆、厌学、沉迷网络等问题,百度彭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