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本质是什么


  一

 

上个月,我在北京与《英雄时代》的作者柳健伟老师聊天的时候,谈到创作。

期间,柳老师提到了唐家三少,他的《斗罗大陆》发行量一千万册,这对于传统作家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天文数字。

柳老师说:很多出版界人士去研究唐家三少的作品,通过大数据分析,说唐家三少的作品抄袭了六十多部知名小说。

抄袭一部、两部、三部作品,叫抄袭,用了六十多部的时候,那自然不能再叫抄袭,而只能叫融合,属于创新。

所以,有时候我们这些传统作家就会感到危机,凭借一个人的脑袋,根本没法跟这些新生的创作方法竞争。

其实,这也是属于一个新的物种,就像电影《小时代》和《何以笙箫默》。

传统的影视作品创作,都是作者和编剧按照自己的阅历和擅长进行制作,而新型的影视创作,是按照大数据的结果,根据大众的喜好来设置和安排剧情,自然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获得好的销量和票房。

  二

 

在商业领域,情况也是完全一样的。

在过去的匮乏时代,尤其是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工厂生产产品是按照计划进行的,因为生产的都是必须品,要么是生活资料,要么是生产资料。

而到了今天这个过剩的时代,再按照这样的思维模式去设计和生产产品,自然会碰壁的,因为社会的一切都是过剩的,无论物质还是信息,信息的过剩其实远大于物质。

粉丝经济有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为粉丝创造需求,进而实现变现。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你的粉丝都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一群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们的生存和生活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果你拿传统的产品来变现,粉丝是不会买单的。

所以你就需要根据粉丝群体的特征,按照他们追求美好品质生活的向往,去发现他们的潜在需求,进而设计出满足他们渴望的产品,才能实现好的变现效果。

  三

 

天天,是写作训练营的学员,她一直想做青少年的古典文学教育,类似读红楼梦,然后组织跟红楼梦相关的文化旅游,来增强青少年的文学修养,对提升写作文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天天做了一个策划书,发给我看,计划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微信群授课加线下旅游的方式进行,问我可行不可行。

我说:思路很好,应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你的客户从哪里来?

天天:我打算在咱们训练营微信群里进行分享,然后大家共推我,这样就可以获取最初的一批目标群体,然后再进行裂变。

我说:可行性不太大,因为咱们训练营学员中,大多数相对年轻,多数没有孩子,有孩子的,孩子也相对较小,能读古典文学的很少。

天天:那我去投广告试试?不过比较贵,我谈了一个公众号,头条阅读平均五千左右,投一次广告要五千元,而且不保证任何效果。

我:看目标群体的吻合度和转化率,如果吻合度高,五千元投下去,你能收几万回来,当然可以做,如果目标不吻合,再便宜也没有意义。

天天:那胡杨老师你感觉这个事情怎么做合适?

我:怎么做合适我没办法回答你,因为你还处在一个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即先找产品,再去寻找客户。手里没有任何的意向客户,从0到1的过程是最难得,这个需要去测试,去试错。

  四

 

粉丝经济,一定是先有粉丝,即准客户,再根据需求创造产品。

一切生意的本质是流量,而粉丝,是带有信任的流量,其质量比以往传统生意的任何流量都高。

设计一个项目,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其实只有三件事情,流量,转化率,产品利润。

流量,就是目标客户的来源,没有流量,一切都是空谈。为什么繁华路口的店铺租金非常高,就是因为那里有人流,进店的人多。

开一个网店也一样,不管是通过SEO,或者直通车,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潜在客户来到自己的店里,还是流量。

转化率,是将来到店里的准客户促成成交的比例,根据行业和工作人员素质以及装修、氛围等软环境,差距很大。

而产品利润,是在解决了流量和转化率的前提下,决定项目能否维持的根本,不赚钱的事情,注定长久不了,哪怕是公益事业。

所以,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如果你要开创自己的事业,想提高成功率,最好还是先想想自己的流量从哪里来吧。

如果没有流量,又没有大的资金投入,还是先去研究流量吧。

本文首发:胡杨观点,胡杨、微信/QQ:36982166,2000年接触互联网,2003年开始依靠互联网白手起家创业,实现财富自由后,2013年毅然决定退休思考人生的真谛,2016年再次上路。修身、助人、赚钱、游天下,希望我的观点能让您听到一点不一样的声音。


关注公众号:胡杨观点,回复 秘籍,免费领取价值万元的《自媒体赚钱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