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的棋局与资本的失语


  孙宏斌的棋局与地产深耕时代的开始

  孙宏斌入主乐视已成定局,但“曲线圈地”成功并不意味着要帮乐视填补漏洞,他要做的是在这片废墟上寻找新的基点来服务融创。乐视和万达在影视方面的合作看来毋庸置疑,万达的文旅项目和酒店品牌的加入,更是融创多元化业务推进的信号。

  通过近两年的频繁并购重组,房地产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快速提高,势必加速整合到寡头时代,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向“地产+”的多元化方向拓展,在细分领域寻求新增长点,则是下一个地产时代的重点。万达文旅与乐视的结合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万科在经历了万科社区营地、社区成长中心等中间业态的探索之后,近期也成立了“万科教育”的独立品牌,与新东方教育综合体等形态呼应,带来了一场关于“地产+教育”还是“教育+地产”的热议。

  BAT的长袖善舞与VC/PE机构的失语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金融圈里,最近关于企业成长轮次的新说法:

  投资界新轮次

  种子轮➔天使轮➔Pre A➔A轮➔A+轮➔B轮➔C轮➔BAT轮➔PreIPO➔IPO➔孙宏斌轮……全剧终

  2017年过半,人们通过对上半年的融资市场的梳理发现,融资TOP10案例的投资人里,出境率最高的不是红杉、IDG等资本机构,而是腾讯、阿里、百度……而且融资公司所在的行业都处在下半场。

  一方面BAT在构筑各自生态的同时,在进行外延式的布局;另一方面,A股IPO门槛高和海外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BAT成为了很多创业者梦想的归宿。至于VC/PE投资机构除了跟风一些概念和所谓的“风口”之外,越来越难找到合适出手的标的。

  虽然按照历史规律来讲,越是二级市场低迷的时期,越容易“抄底”到优质的项目,但这个市场却变得越来越微妙。

  松源的取舍前几日,我的一位老朋友,佰仕会发起人陈方勇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与其被资本玩,不如一起玩资本!》,提到“当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开发大时代结束,人们不再愿意只做资本的奴隶,当向往美好成为人们心中浇不灭的火种,新的时代就已到来,人们会因为共同的信念而重新组合,资本会因为人心所向而重新分割,投资美好会成为一种主流,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好。”(其中也引述了我们之间的一段对话,想读全文的朋友可搜索并关注“陈方勇视点”)。

  这也正是松源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力图不循规蹈矩,不随波逐流,而是在垂直领域扎根,通过深入的分析调研、适时跟踪和策略协同,扶植一批看似离上市遥遥无期的文教体验类创新项目。2017年以来,我们调研和访谈了跨越大江南北的上百家创新企业,特别是焦虑的“新中产”们关注的文化生活和教育升级项目,这些也都恰恰是为地产业界提升空间品质的理想通道。

  为此,松源发起了一期儿童教育产业专项基金,投资于儿童教育、儿童身心健康和儿童娱乐类创新团队,我们会明确的告诉LP,我们投不出独角兽,投不出下一个BAT,但我们投资于脚踏实地让后代、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力量,同样也相信真正好的此类项目,必定会带来良性的现金流,和回归商业本质的真实价值。欣慰的是,我们得到了很多响应和支持,业务进展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