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贸易理论对于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理论上而言,在满足资源互补型贸易和相对优势贸易理论假设条件下所开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可以对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产生如下作用:
1.全球经济运行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在满足即定的贸易假设条件下,全球贸易的发展必将提高全球经济的运行效率,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满足即定的贸易假设条件下,全球各国通过资源的优势互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国的产出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国一定时期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二是在满足即定的贸易假设条件下,全球各国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势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使一定时期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达到最大化;三是在满足即定的贸易假设条件下,全球各国通过相对优势贸易活动的开展,使各国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球各国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由于以资源互补型贸易和相对成本优势贸易为依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在满足上述假设条件下实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由此使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产出增加,是以全球供求相对平衡作为基础条件的,因此,其增加的产出是一种有效的产出。就此而言,满足上述假设条件的资全球贸易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全球经济的产出效率。
2.发达国家经济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进入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如前所述,如果以资源互补和相对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全球贸易的开展,满足上述假设条件,那么,发达国家在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的条件下,就可以通过其所拥有的技术与不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文化、风俗以及地理环境等相交换的方式,实现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过渡升级,一方面,通过精神消费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发达国家公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从而使发达国家公民更多地体现不同于动物的“人”的本质属性;另一一方面,通过精神产品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经济保持继续增长。从目前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为发达国家提供相对廉价的物质消费品,以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技术以及精神产品的出口,交换由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基本消费品以及其生产精神产品所需要的文化、风俗、地理环境等资源。由此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优势互补,使全球经济总量在精神生产和消费等新型产业带动下,实现进一步的扩张。
3.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展有效的国际贸易活动,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满足上述假设条件的国际贸易活动作用下,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贸易活动,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从而通过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具体言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资源互补型贸易活动的开展,可以突破各国从事生产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约束,从而有效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产出规模,以更好地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物质需要;二是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相对成本优势贸易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利用各自拥有相对优势的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国的生产效率,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最小的生产要素消耗,实现最大规模的产出;三是就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而言,在满足上述假设条件的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出口,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通过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式赶超;另一方面,新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也可以通过生产体现高技术含量商品的方式,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就发达国家而言,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出口,一方面促使其通过不断技术进步的方式,实现自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顺利地实现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过渡升级的条件下,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出口,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收支维持相对均衡。当然,在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出口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赶超,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的方式,对于这些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再次创新,以此实现其经济发展对于发达国家的有效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