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时期:俄、美军事对峙“苦肉计”之缘由
——“干扰司法”是“通俄门”伪命题次生出的“偷换概念”
美国总统大选,希拉里失败,特朗普获胜。如果不是特朗普参加竞选美国总统,但只要是希拉里竞选失败,任何一个希拉里的竞争对手,都逃不出“通俄门”这个魔咒,惨遭被调查的厄运。
各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倾向相互渗透,这是人类不争的事实。特朗普根本不需要“通俄”,甚至根本不需要知道普京是谁,俄罗斯也会竭尽所能希望希拉里败选。即便希拉里的竞选对手不是特朗普,而是其他任何人,俄罗斯还是竭尽所能希望希拉里败选。这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特朗普根本不需要“通俄”。如果希拉里“打铁需得自身硬”,一身正气,没有负面新闻缠身。即便他俄罗斯意识形态、政治倾向再怎么渗透,也是螳臂当车,望洋兴叹。所以,不怨“通俄门”,只怨“打铁未能自身硬”。
所以你美国联邦调查局无论怎么调查,充其量只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而查不出特朗普有任何“通俄”的事实证据。
一个人没有杀人,警察调查他是否杀了人。这个人对警察说,“你不要调查我,我没有杀人。”法律能认定这个人“干扰司法”吗?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如果非得认定这个人干扰了司法,那是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偷换概念而为之。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如果不是特朗普竞选胜出,而是希拉里获胜,即便他俄罗斯一厢情愿地在竭尽所能,美国政坛也不会有人如法炮制出伪命题“通俄门”来。
特朗普毕竟不是朴槿惠。如果他总统的政治生命能大难不死,逃过这一劫,就有望冷冻冷战思维。别看最近俄、美之间军事对峙在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是俄、美在心照不宣地演绎“苦肉计”,来稀释、淡化由“通俄门”这个伪命题次生出“偷换概念”之的“干扰司法”。以致不让其太影响了特朗普作为美国现任总统,能力的发挥。不过,巴萨尔的政府军时而要当当冤大头。
特朗普几乎全盘否定、全面清算奥巴马执政遗产(当然包括“亚太再平衡”、“北约东扩”)的既定方针不会变。当然,为了保证美利坚军火工业这一国家支柱型产业不能萧条,由纳税人当冤大头买单的以军演名义投向太平洋、波罗的海等地方的弹头不会少于奥巴马时期。美利坚的国情决定着不管谁当美国总统,都要这样做。因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与美利坚人员失业、经济大萧条划等号的。
特朗普治下的美利坚“美国优先”,“美国第一”就是美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做赔本的买卖。美国新总统特朗普首访沙特阿拉伯,卖给沙特数千亿美元的军火。那么多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刚刚与卡塔尔断交,特朗普随即就卖给卡塔尔120亿美元的军火。特朗普要重振美利坚“你打战,我卖军火”的发迹、发财史,岂不昭然若揭,略见一斑。美利坚国民与卡塔尔国民总体的生活水平孰高孰低?这世界,“损不足而奉有余”何时是个头?
今日之地球,就如同一个大香炉,支撑香炉的三只大脚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只要这三只大脚永远保持平行与平衡,即便香炉内火烧火燎,香炉也永远不会倾覆。只有香炉不倾覆,特朗普卖出的“香”和“纸”才有不断消耗之所在。而且特朗普卖出的香纸(军火),比房地产还暴利。卖家“一口价”,买家忍气吞声、愿打愿挨。美利坚国民方能大把大把地进账增收。
奥巴马忍辱负重干了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想也干8年美国总统,看来也只有忍辱负重了。
作者:崔金堂(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第四、五届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