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互联网+制造背景下如何打造区域生产链?


    区域生产链的构建与优化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制造的新形势下研究如何打造区域生产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促进产业集群。围绕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立足于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迅速梳理出主导产业链、促进要素聚集,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链,吸引配套产业链,建设支撑产业链,演进为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区域大循环的、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 发展智能工厂。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统筹利用区域内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等专项扶持政策,在区域内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发挥区域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效应,创新智能制造应用项目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方式,建立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构建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在区域生产链下,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集中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或者单独的生产与制造环节,或者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而是依托智慧制造系统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产品订单、寻求合作生产、采购原材料或零部件、共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组装,整个环节都通过互联网联接起来并进行实时通信,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大规模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区域内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包括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等等。

    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将使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满足大规模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企业本身将实现从单纯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文/郭涛,互联网专家和观察家)

  【作者介绍】郭涛,互联网专家和观察家,现任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山东、天津、宁夏、内蒙古、河南等地电子商务顾问,为近百家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咨询或整体解决方案,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