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理论的相关评述(之四)


(五)对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贸易理论的评述
从李斯特贸易理论的内容来看,其既相似于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又不同于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就相似于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而言,李斯特主张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方式,来实现一国利益的最大化,此点与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主张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方式,获取大量的金银财富较为相同。但是,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的贸易理论所追求的对外贸易利益,不是单纯地体现在由贸易顺差所导致的外汇净流入方面,而是侧重于由于一国国际贸易的开展所导致的对外贸易利润结余方面。根据李斯特的贸易理论,其对于幼稚工业的保护,主要在于提高幼稚工业的竞争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高低和产品价格高低两个方面,二者都会对产品生产所实现的净利润高低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绝对贸易优势理论和相对贸易优势理论而言,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不是从通过发展国际贸易使各国使用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寻求国际贸易理论支撑点的,而是从国际竞争以及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的角度,探求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实现的价值增值的最大化。从李斯特贸易理论的优点来看,其无疑有利于促进各国通过生产技术进步的方式,来加强对外贸易竞争力。这一方面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全球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最终提高全球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就其负面影响而言,根据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贸易理论,全球贸易开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通过各国贸易产品的优势互补,来实现以实物和非实物形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的最大化,而在于通过国际贸易的开展,来获取本国出口利润的最大化。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影响下,该理论将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从而不利于全球各国在既有的国际分工条件下,通过开展国际贸易的方式,实现各国使用价值总量的最大化。
(六)对凯恩斯主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评述
凯恩斯主义对外贸易理论,更多地从增加一国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就此而言,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贸易的范畴。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总量平衡公式,一国通过贸易方式增加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的方式,来增加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国民经济总量。而从国际贸易的本质内含来看,国际贸易开展的本质在于通过商品的互补贸易,使全球各国实现使用价值总量的最大化。从凯恩斯主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来看,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一国出口增长所导致的贸易顺差,一方面增加了该国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则减少了一国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就此而言,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违背了国际贸易的互补性原则。就凯恩斯主义贸易乘数理论与其它对外贸易理论的比较而言,相对于追求贸易互补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贸易乘数理论与之差异较大。若从价值角度来考察该贸易理论与其它贸易理论的差异,其与重商主义贸易理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的贸易理论较为相似,但是,相对于重商主义追求通过出口方式实现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富净流入而言,凯恩斯主义贸易乘数理论追求的只是通过出口的方式,实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外币净流入,相对于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下的金银商品货币而言,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乘数理论主张通过扩大出口的方式所获取的信用货币,并不是商品。就此而言,这种贸易理论所导致的结果最终表现为:一国在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的同时,该国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会出现进一步减少。就此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这种贸易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来看,如果一定时期不存国际信用货币发行国,各国都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互通有无,那么,在浮动汇率机制作用下,一国不可能保持绝对的贸易顺差。因为,在浮动汇率机制作用下,一国贸易收支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整,实现基本平衡。相对于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贸易理论而言,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乘数理论以单纯地追求通过扩大出口的方式,来获取贸易顺差,从而实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总量增长的目的,而不是像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贸易理论所论述的那样,在进出口相对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出口贸易的利润结余,来扩大一国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总量,从而实现一国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与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共同增长。就此而言,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乘数理论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贸易发展的初衷,该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会导致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失衡。